|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前言 | 第6-8页 |
| 第一章 我国刑事自诉权的历史沿革及存在价值 | 第8-18页 |
| 一、 我国刑事自诉权的历史沿革 | 第8-11页 |
| 二、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框架下的自诉权 | 第11-14页 |
| 三、 刑事自诉权的存在价值 | 第14-18页 |
| 第二章 刑事自诉权的结构 | 第18-25页 |
| 一、 自诉权的范围 | 第18-19页 |
| 二、 自诉权的主体 | 第19-20页 |
| 三、 自诉权的内容 | 第20-25页 |
| (一) 证据调查权 | 第20-21页 |
| (二) 起诉权 | 第21-22页 |
| (三) 起诉处分权 | 第22页 |
| (四) 获得公诉支持权 | 第22-23页 |
| (五) 获得律师帮助权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公诉权与自诉权冲突与调整 | 第25-32页 |
| 一、 第二类自诉案件中的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冲突与调整 | 第25-30页 |
| (一) 公诉权的主动行使与限制 | 第25-27页 |
| (二) 被害人选择权的行使与限制 | 第27-30页 |
| 二、 第三类自诉案件中的公诉权与自诉权的冲突与调整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自诉制度的重构 | 第32-40页 |
| 一、 扩大自诉案件的范围 | 第32页 |
| 二、 赋予自诉人证据调查权 | 第32-33页 |
| 三、 降低立案证明标准 | 第33-34页 |
| 四、 强化检察机关对自诉案件的审判监督 | 第34页 |
| 五、 增设自诉案件的起诉期限 | 第34-35页 |
| 六、 建立健全滥用自诉权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35页 |
| 七、 其他方面的完善 | 第35-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