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理论第11-16页
 (一) 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第11-12页
  1. 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第11页
  2. 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涵义第11-12页
 (二) 刑事精神赔偿制度的意义第12-13页
 (三) 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与影响第13-16页
  1. 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缺失第13-14页
  2. 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缺失造成的影响第14-16页
二、我国建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16-21页
 (一) 我国建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16-18页
 (二) 我国建立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18-21页
三、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研究第21-26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模式第21-24页
  1. 法国模式第21-22页
  2. 德国模式第22-23页
  3. 日本模式第23页
  4. 我国台湾地区模式第23-24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立法模式第24-26页
  1. 英国模式第24页
  2. 美国模式第24-26页
四、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第26-34页
 (一) 提起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第26-28页
 (二) 刑事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保护的范围第28-30页
  1. 生命权、健康权第28页
  2. 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第28-29页
  3. 贞操权、生活安宁权第29页
  4. 人身自由权第29页
  5. 身份权第29-30页
  6. 具有人格因素的财产权第30页
  7. 死者的人格利益第30页
 (三) 提起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期间第30-31页
 (四) 刑事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判定规则第31-34页
  1. 确定刑事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遵循的原则第31-32页
  2. 确定刑事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遵守的规则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后记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问题初探
下一篇: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从实证角度看我国不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