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胎压信号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况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汽车转向系参数设计 | 第16-24页 |
2.1 机械式转向 | 第16-17页 |
2.2 常规液压助力转向 | 第17-18页 |
2.3 电子控制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 第18-19页 |
2.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第19页 |
2.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形式 | 第19-20页 |
2.6 助力电机选择 | 第20-21页 |
2.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力学模型建立 | 第21-2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汽车转向阻力矩的计算 | 第24-39页 |
3.1 车辆的动力学建模 | 第24-26页 |
3.2 回正力矩计算 | 第26-30页 |
3.2.1 主销后倾角的作用及其回正力矩的计算 | 第26-28页 |
3.2.2 主销偏距的作用及其回正力矩的计算 | 第28-29页 |
3.2.3 主销内倾角的作用及其回正力矩的计算 | 第29-30页 |
3.3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矩的计算 | 第30-31页 |
3.4 汽车原地转向阻力矩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6页 |
3.4.1 汽车原地转向模型建立 | 第31-32页 |
3.4.2 假设轮胎载荷的分布模型 | 第32-34页 |
3.4.3 线性递减载荷模型下的转向阻力矩 | 第34页 |
3.4.4 抛物线递减载荷模型下的转向阻力矩 | 第34-36页 |
3.5 动态转向阻力距计算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EPS系统建模及助力特性设计 | 第39-51页 |
4.1 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39-40页 |
4.2 助力曲线设计 | 第40-41页 |
4.3 补偿电流算法 | 第41-44页 |
4.3.1 补偿电流计算 | 第41-43页 |
4.3.2 补偿电流逻辑 | 第43-44页 |
4.4 EPS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44-46页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