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 论文结构和安排第11-12页
第2章 转基因安全概述第12-17页
    2.1 转基因技术第12-13页
        2.1.1 转基因技术的概念第12页
        2.1.2 转基因技术与人工杂交技术的区别第12-13页
    2.2 转基因食品第13-15页
        2.2.1 转基因食品的概念第13页
        2.2.2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第13-14页
        2.2.3 转基因食品的危害第14-15页
    2.3 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5页
    2.4 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必要性第15-17页
第3章 国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第17-23页
    3.1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第17-19页
        3.1.1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概况第17-18页
        3.1.2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规及机构第18-19页
    3.2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第19-20页
        3.2.1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第19-20页
        3.2.2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法规及机构第20页
    3.3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第20-23页
        3.3.1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概况第20-21页
        3.3.2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规及机构第21-23页
第4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29页
    4.1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第23-25页
        4.1.1 行政法规第23页
        4.1.2 行政规章第23-24页
        4.1.3 关联规定第24页
        4.1.4 行政职能划分第24-25页
    4.2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存在问题第25-29页
        4.2.1 没有专门法律第26页
        4.2.2 标识制度存在漏洞第26-27页
        4.2.3 行政职能划分不清晰第27页
        4.2.4 公众知情权保护不力第27-28页
        4.2.5 罚则过轻第28-29页
第5章 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建议第29-35页
    5.1 明确立法基本原则第29-31页
        5.1.1 风险预防原则第29-30页
        5.1.2 公众参与原则第30页
        5.1.3 国际合作原则第30-31页
    5.2 采取统一立法模式第31页
    5.3 完善配套管理制度第31-34页
        5.3.1 强制标识制度第31-32页
        5.3.2 信息公开和听证制度第32页
        5.3.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32-33页
        5.3.4 全程监控制度第33页
        5.3.5 赔偿基金制度第33-34页
    5.4 构建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第34-35页
第6章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红楼梦》中的犯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F公司发动机生产线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