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12-13页 |
一、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3-21页 |
(一)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含义 | 第13-14页 |
2.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特征 | 第14-15页 |
(二)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相关概念的界分 | 第15-18页 |
1.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的界分 | 第15-16页 |
2.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诉讼代理人的界分 | 第16-17页 |
3.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与证人的界分 | 第17-18页 |
(三) 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18-21页 |
1. 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 第18页 |
2. 有利于实现控辩平衡 | 第18-19页 |
3. 有利于提升诉讼效率 | 第19-21页 |
二、域外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考察 | 第21-35页 |
(一)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21-27页 |
1. 英国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21-23页 |
2. 美国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23-27页 |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27-32页 |
1. 意大利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27-30页 |
2. 俄罗斯的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 | 第30-32页 |
(三) 域外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评析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 第32-35页 |
三、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评析 | 第35-41页 |
(一)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5-36页 |
(二) 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评析 | 第36-41页 |
1. 专家辅助人的法律地位规定不明 | 第36-37页 |
2. 专家意见的法律效力不明 | 第37页 |
3. 专家辅助人的资格界定不明 | 第37-38页 |
4.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完善 | 第38页 |
5.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运作程序规定不明 | 第38-39页 |
6. 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 | 第39-40页 |
7. 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措施不完善 | 第40-41页 |
四、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1-52页 |
(一)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 第41-42页 |
(二) 明确专家意见的法律效力 | 第42-43页 |
(三) 完善专家辅助人的选任资格 | 第43-44页 |
(四) 明确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操作程序 | 第44-46页 |
1. 专家辅助人程序的启动 | 第44-45页 |
2. 建立专家意见庭前开示制度 | 第45-46页 |
3.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质证程序 | 第46页 |
(五)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46-48页 |
1. 合理界定我国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的权利 | 第46-47页 |
2.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义务 | 第47-48页 |
(六) 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法律责任 | 第48-49页 |
(七) 建立专家辅助人的法律援助制度 | 第49页 |
(八) 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保障措施 | 第49-52页 |
1. 建立鉴定信息披露制度 | 第49-50页 |
2. 建立专家信息查询库 | 第50页 |
3. 建立专家辅助人的法律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4. 强化对专家辅助人人身权利保障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