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论文--网状内皮系统肿瘤论文

FAS(L)单核苷酸多态与淋巴瘤易感及预后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序言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20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研究路线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3-28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1.1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2.1.2 主要试剂第23页
        2.1.3 主要溶液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2.1 对象第24-25页
        2.2.2 DNA提取第25-26页
        2.2.3 PCR扩增第26-27页
        2.2.4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第27页
        2.2.5 统计分析第27-28页
第三章 华南地区人群FAS/F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第28-34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结果第28-32页
        3.2.1 三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中国华南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第28-30页
        3.2.2 FAS/FASL基因SNPs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第30-32页
    3.3 讨论第32-34页
第四章 FAS/F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淋巴瘤易感关系第34-47页
    4.1 前言第34页
    4.2 结果第34-44页
        4.2.1 FAS/FASL基因SNPs与B细胞淋巴瘤易感性的关系第37-41页
        4.2.2 FAS/FASL基因SNPs与T细胞淋巴瘤易感性的关系第41-44页
    4.3 讨论第44-47页
第五章 FAS/FASL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与淋巴瘤预后的关系第47-64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结果第47-62页
        5.2.1 FAS/FASL基因SNPs与DLBCL患者疗效的关系第47-49页
        5.2.2 FAS/FASL基因SNPs与DLBCL患者生存的关系第49-57页
        5.2.3 SNPs联合作用与DLBCL患者生存的关系第57-62页
    5.3 讨论第62-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英文缩略词第71-72页
论文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蜜炙黄芪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细菌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