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学各论论文--胸部外科学论文--乳房论文

华南地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细菌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GL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2-13页
    1.3 GLM与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第13-17页
        1.3.1 GLM与棒状杆菌感染的关系第13-14页
        1.3.2 GLM与分枝杆菌感染的关系第14-15页
        1.3.3 GLM与丙酸杆菌感染的关系第15-17页
    1.4 GLM相关细菌的鉴定方法第17-21页
        1.4.1 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第18页
        1.4.2 根据生理生化特征第18页
        1.4.3 血清学试验第18-19页
        1.4.4 16S rDNA序列测定第19-21页
    1.5 乳腺组织标本的微生物菌群分析第21-22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华南地区GLM患者的脓液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与分析第23-37页
    2.1 前言第23-24页
    2.2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1 研究对象与病例选择标准第24页
        2.2.2 主要试剂第24-25页
        2.2.3 主要仪器设备第25页
        2.2.4 溶液配制第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28页
        2.3.1 细菌培养第25-26页
        2.3.2 标本涂片制备第26页
        2.3.3 革兰氏染色第26页
        2.3.4 细菌基因组总DNA提取第26-27页
        2.3.5 PCR扩增第27页
        2.3.6 PCR产物鉴定第27-28页
        2.3.7 序列测定,分析与构建系统发育树第28页
    2.4 实验结果第28-35页
        2.4.1 细菌培养结果第28-29页
        2.4.2 细菌基因组总DNA提取结果第29-30页
        2.4.3 细菌 16S rDNA序列PCR扩增结果第30-31页
        2.4.4 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与分析第31-32页
        2.4.5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第32-35页
    2.5 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华南地区GLM患者的组织标本的细菌鉴定与分析第37-55页
    3.1 前言第37页
    3.2 实验材料第37-39页
        3.2.1 研究对象及病例选择标准第37-38页
        3.2.2 主要试剂第38页
        3.2.3 主要仪器设备第38-39页
        3.2.4 溶液的配制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5页
        3.3.1 组织固定及HE染色第39-40页
        3.3.2 乳腺组织标本总DNA的提取第40-41页
        3.3.3 PCR扩增细菌 16S rDNA序列第41-42页
        3.3.4 PCR产物的纯化第42-43页
        3.3.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3-44页
        3.3.6 DNA连接与转化第44页
        3.3.7 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第44-45页
    3.4 实验结果第45-52页
        3.4.1 HE染色显微观察结果第45-46页
        3.4.2 乳腺组织总DNA提取结果第46-47页
        3.4.3 细菌 16S rDNA序列PCR扩增结果第47-49页
        3.4.4 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3.4.5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第50-52页
    3.5 讨论第52-55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4.1 总结第55页
    4.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AS(L)单核苷酸多态与淋巴瘤易感及预后关系研究
下一篇:罗汉果水提物和罗汉果苷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药效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