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个人受照剂量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虚拟现实在辐射防护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任务 | 第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辐射防护与虚拟现实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2.1 辐射防护理论 | 第17-20页 |
2.1.1 辐射防护的目的 | 第17页 |
2.1.2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2.1.3 辐射防护剂量学 | 第18-20页 |
2.2 虚拟现实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虚拟现实概述 | 第20-21页 |
2.2.2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 第21-22页 |
2.2.3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虚拟γ辐射场中剂量评估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39页 |
3.1 辐射场剂量分布的计算 | 第25-29页 |
3.1.1 MCNP计算程序介绍 | 第26-28页 |
3.1.2 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1.3 计算结果的输出与处理 | 第29页 |
3.2 个人受照剂量评估的思想 | 第29-31页 |
3.2.1 监测点的名称 | 第29-30页 |
3.2.2 监测点的设置方法 | 第30-31页 |
3.3 个人受照剂量评估的实现 | 第31-38页 |
3.3.1 γ辐射剂量的转换 | 第31-34页 |
3.3.2 插值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3.3.3 组织器官剂量的处理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虚拟辐射场中剂量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61页 |
4.1 虚拟辐射场中剂量评估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9-41页 |
4.1.1 设计目标 | 第39页 |
4.1.2 设计功能 | 第39-40页 |
4.1.3 开发环境 | 第40-41页 |
4.2 三维模型与漫游动画的制作 | 第41-44页 |
4.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4.2.2 人体模型的制作 | 第41-43页 |
4.2.3 动画的导入与合并 | 第43-44页 |
4.2.4 三维场景的导出 | 第44页 |
4.3 虚拟场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8页 |
4.3.1 Ogre结构框架 | 第44-46页 |
4.3.2 虚拟场景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47页 |
4.3.3 辐射场平面可视化 | 第47-48页 |
4.4 仿真漫游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8-55页 |
4.4.1 模块架构设计 | 第48-49页 |
4.4.2 自由漫游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1页 |
4.4.3 方案漫游的设计与实现 | 第51-53页 |
4.4.4 碰撞检测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4.5 剂量评估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9页 |
4.5.1 辐射场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4.5.2 器官监测点的获取 | 第56页 |
4.5.3 剂量评估的程序设计 | 第56-58页 |
4.5.4 计算结果的显示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剂量评估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61-69页 |
5.1 虚拟仿真系统的功能测试 | 第61-66页 |
5.1.1 主界面的介绍 | 第61-62页 |
5.1.2 模型与数据的导入 | 第62-63页 |
5.1.3 碰撞检测的效果 | 第63-64页 |
5.1.4 节点设置与方案漫游 | 第64-65页 |
5.1.5 计算结果显示与输出 | 第65-66页 |
5.2 虚拟辐射场中个人受照剂量评估方法的测试 | 第66-68页 |
5.2.1 案例描述 | 第66-67页 |
5.2.2 评估结果 | 第67-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附录1 各单能光子AP照射条件下组织或器官的转换系数(GY/GY) | 第79-80页 |
附录2 全文缩写对照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