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与生态效率法评估湖北省生猪养殖系统研究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缩略语表第16-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8页
    1 前言第17页
    2 湖北省发展生猪养殖业的优势第17-22页
        2.1 湖北省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地缘优势第17-19页
        2.2 饲料资源优势第19-21页
        2.3 政策优势第21-22页
    3 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第22-25页
        3.1 环境污染压力第22-23页
            3.1.1 土壤污染第22页
            3.1.2 空气污染第22-23页
            3.1.3 水体污染第23页
        3.2 资源制约因素第23-25页
            3.2.1 饲料资源日益短缺第23-24页
            3.2.2 土地资源供应减少第24页
            3.2.3 水资源相对匮乏第24-25页
    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26页
        4.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第25-26页
        4.2 食品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26页
    5 生命周期评价第26-35页
        5.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第26-27页
        5.2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及应用软件第27-28页
        5.3 SimaPro软件内置方法第28-31页
        5.4 生命周期评价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第31-35页
            5.4.1 畜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第31-32页
            5.4.2 畜产品生产系统第32-35页
    6 生态效率第35-36页
        6.1 生态效率概念第35页
        6.2 生态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35-36页
    7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6-37页
    8 技术路线第37-38页
第二章 生猪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8-53页
    1 前言第38-39页
    2 生猪养殖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第39-53页
        2.1 产品生命周期及生猪生命周期的界定第39-40页
        2.2 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依据的标准第40-41页
        2.3 生猪生产系统LCA实施过程第41-53页
            2.3.1 商品猪LCA的目标定义第41页
            2.3.2 商品猪LCA的范围及功能单位第41-44页
            2.3.3 清单分析第44页
            2.3.4 纳入清单分析的具体过程第44-49页
            2.3.5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第49-52页
            2.3.6 生命周期解释第52-53页
第三章 典型猪舍类型及选材的环境影响评估第53-65页
    1 前言第5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3-58页
        2.1 猪舍类型及设计参数第53-55页
        2.2 建材用量清单第55-57页
        2.3 猪舍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第57-58页
            2.3.1 目的与功能单元定义第57页
            2.3.2 边界限制第57-5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3.1 环境影响类型第58-61页
        3.3 不同猪舍类型总评分比较第61-62页
        3.44 个终点类型的评分及占总评分的比例第62页
    4 讨论第62-64页
        4.1 环境影响类型第62-63页
        4.2 猪舍类型结构第63-64页
    5 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生猪生产系统粪污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估第65-72页
    1 前言第6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5-70页
        2.1 生猪养殖系统的排污状况第65-67页
            2.1.1 清粪方式权重第65-66页
            2.1.2 产污系数第66-67页
        2.2 排污量第67页
        2.3 主成分浓度第67页
            2.3.1 总氮总磷含量第67页
            2.3.2 三种清粪方式水质质量第67页
        2.4 两种处理方法的生命周期评价第67-70页
            2.4.1 目标与功能单元定义第68页
            2.4.2 边界定义及范围第68-7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70-71页
    4 讨论第71页
    5 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三种规模生猪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第72-155页
    1 前言第7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72-107页
        2.1 数据收集第72-73页
        2.2 基础数据第73-78页
        2.3 猪舍建筑材料用量清单第78-81页
            2.3.1 数据收集第78-81页
        2.4 功能单元商品猪的消耗第81-103页
            2.4.1 功能单元建材消耗第82-85页
            2.4.2 功能单元水消耗第85-87页
            2.4.3 功能单元电耗第87-89页
            2.4.4 功能单元饲料消耗第89-96页
            2.4.5 饲料运输距离清单第96页
            2.4.6 功能单元排污量第96-103页
        2.5 标准化规模户模式第103-106页
        2.6 方法第106-10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07-152页
        3.1 分类和特征化结果第107-113页
        3.2 标准化结果第113-118页
        3.3 单一评分第118-124页
        3.4 主要环境影响类型第124-128页
        3.5 人体健康、生态系统质量和资源消耗第128-133页
        3.6 关键环节对总评分的贡献第133-140页
        3.7 关键环节的具体过程影响第140-150页
            3.7.1 建材类别第140-142页
            3.7.2 日常管理第142-143页
            3.7.3 饲料消耗第143-145页
            3.7.4 粪污处理第145-146页
            3.7.5 仔猪生产阶段第146-150页
        3.8 过程贡献第150-152页
            3.8.1 过程贡献分析第150页
            3.8.2 单元过程网络图第150-152页
    4 分析讨论第152-154页
        4.1 环境负荷因子第152-153页
        4.2 三种生产系统的环境影响单一记分第153-154页
        4.3 关键环节与环境影响单一记分第154页
        4.4 过程对环境影响单一记分的贡献第154页
    5 小结第154-155页
第六章 三种规模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率第155-162页
    1 前言第15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5-161页
        2.1 生态成本内涵第155-160页
            2.1.1 三种养殖模式的生态成本第157-160页
        2.2 生态效率第160-16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61页
    4 讨论第161-162页
第七章 总体讨论与结语第162-165页
    1 讨论第162-164页
    2 结论第164页
    3 创新点第164页
    4 不足之处第164-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响公猪种用年限和精液品质的因素及青年公猪营养培育方案研究
下一篇:红移藻胆蛋白和光敏色素的研究及分子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