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1.6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 | 第17-18页 |
第2章 股份支付相关概念 | 第18-23页 |
2.1 股份支付的含义 | 第18页 |
2.2 股份支付的对象 | 第18页 |
2.3 股份支付的模式 | 第18-19页 |
2.3.1 股票期权 | 第18-19页 |
2.3.2 限制性期权 | 第19页 |
2.3.3 股票增值权 | 第19页 |
2.4 股份支付的工具 | 第19-20页 |
2.4.1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 第19-20页 |
2.4.2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 第20页 |
2.5 其他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2.5.1 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 第20-21页 |
2.5.2 行权价格与授予价格 | 第21页 |
2.5.3 股份支付条件 | 第21页 |
2.5.4 股份支付期限 | 第21-23页 |
第3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总体概况 | 第23-26页 |
3.1 创业板公司的数量 | 第23页 |
3.2 创业板股份支付的模式 | 第23-24页 |
3.3 创业板股份支付的规模 | 第24页 |
3.4 创业板股份支付的实行情况 | 第24-25页 |
3.5 创业板股份支付的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第4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会计问题分析 | 第26-38页 |
4.1 授予日的确定 | 第26-28页 |
4.1.1 授予日的作用 | 第26页 |
4.1.2 授予日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4.1.3 授予日的相关规定 | 第27页 |
4.1.4 典型案例分析 | 第27-28页 |
4.2 授予价格的确定 | 第28-31页 |
4.2.1 创业板股份支付授予价格确定方法的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4.2.2 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关于授予价格的规定 | 第29-30页 |
4.2.3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0-31页 |
4.3 等待期的费用摊销方法选择 | 第31-34页 |
4.3.1 创业板费用摊销的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4.3.2 等待期内我国会计准则及监管的规定 | 第32-33页 |
4.3.3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3-34页 |
4.4 股份支付计划取消与作废 | 第34-38页 |
4.4.1 创业板股份支付取消与作废的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4.4.2 股份支付计划取消与作废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4.4.3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6-3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8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38-39页 |
5.2.1 授予日确定的建议 | 第38页 |
5.2.2 授予价格的确定的建议 | 第38页 |
5.2.3 等待期费用摊销的建议 | 第38-39页 |
5.2.4 对股份支付计划取消与作废的建议 | 第39页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