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

DCF与B-S定价模型的结合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铜陵有色为例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引言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7页
        1.2.1 DCF与B-S模型的结合的文献回顾第14-15页
        1.2.2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第15-16页
        1.2.3 文献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本文的框架第18-19页
2 企业价值评估、DCF模型与B-S定价模型的概述第19-31页
    2.1 企业价值评估第19-21页
        2.1.1 企业价值评估的概念第19页
        2.1.2 企业价值评估的内容第19-20页
        2.1.3 企业价值评估的作用第20-21页
    2.2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第21-25页
        2.2.1 成本法第21-22页
        2.2.2 市场法第22页
        2.2.3 现金流量折现法(DCF模型)第22-24页
        2.2.4 实物期权定价法(B-S定价模型)第24-25页
    2.3 应用DCF模型与B-S模型相结合的原因第25-27页
        2.3.1 B-S模型弥补了DCF模型对沉没成本的忽略第25-26页
        2.3.2 B-S模型弥补了DCF模型对延迟价值的忽略第26页
        2.3.3 B-S模型弥补了DCF模型对投资的战略管理和无形价值的忽略第26-27页
        2.3.4 B-S模型弥补了DCF模型对长期收益和经营灵活性价值的忽略第27页
        2.3.5 B-S模型不能完全替代DCF模型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第27页
    2.4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第27-31页
        2.4.1 MM理论第27-28页
        2.4.2 资本价值理论第28-30页
        2.4.3 实物期权理论第30-31页
3 DCF模型与B-S模型相结合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程序第31-35页
    3.1 企业价值构成分析第31页
        3.1.1 稳定收益价值第31页
        3.1.2 潜在获利能力价值第31页
    3.2 使用DCF模型评估企业现有基础价值第31-33页
        3.2.1 历史绩效分析第31-32页
        3.2.2 预测未来整体自由现金流量第32页
        3.2.3 使用DCF模型计算企业现有基础价值第32-33页
    3.3 使用B-S定价模型评估企业潜在获利能力价值第33-35页
        3.3.1 确定适合企业的模型参数第33-34页
        3.3.2 使用B-S定价模型计算潜在获利能力价值第34页
        3.3.3 计算DCF与B-S模型结合下的企业整体价值第34-35页
4 应用DCF与B-S模型相结合对铜陵有色价值的评估第35-48页
    4.1 铜陵有色企业背景及价值构成的分析第35-37页
        4.1.1 铜陵有色企业简介第35页
        4.1.2 现有基础价值——稳定收益价值第35-36页
        4.1.3 潜在获利能力价值——新增采矿权价值第36-37页
    4.2 应用DCF模型对铜陵有色现有基础价值的评估第37-43页
        4.2.1 历史自由现金流第38-39页
        4.2.2 估算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第39-42页
        4.2.3 计算预计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第42-43页
    4.3 应用B-S定价模型对潜在获利能力价值进行评估第43-46页
        4.3.1 铜陵有色采矿权简介第43页
        4.3.2 确定评估采矿权价值的模型参数第43-46页
        4.3.3 应用B-S定价模型计算投资的采矿权价值第46页
    4.4 计算铜陵有色整体价值并评价有效性第46-48页
        4.4.1 计算铜陵有色整体价值第46-47页
        4.4.2 有效性评价第47-48页
5 DCF与B-S定价模型的结合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评价第48-51页
    5.1 DCF模型与B-S定价模型结合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第48-49页
        5.1.1 谨慎区分企业价值的构成第48页
        5.1.2 注意避免参数估计的主观性第48页
        5.1.3 减少项目之间交互作用对评估产生的影响第48-49页
    5.2 对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启示第49-51页
        5.2.1 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结合有利于精准评估第49页
        5.2.2 多种评估方法的结合有利于互补不足第49页
        5.2.3 柔性管理和灵活性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第49-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淮集团整体上市的综合效应分析
下一篇:海尔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