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偏好与农户储蓄及资产配置行为研究--以霞浦县长春村为例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13-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1.2.1 风险偏好的相关文献 | 第14页 |
| 1.2.2 国内农户储蓄的相关文献 | 第14-15页 |
| 1.2.3 资产配置的相关文献 | 第15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4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1.5 全文框架 | 第16-17页 |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风险偏好与农户储蓄与资产配置行为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2.1.1 风险偏好 | 第18页 |
| 2.1.2 储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 2.1.3 资产配置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 2.2.1 风险偏好 | 第20-21页 |
| 2.2.2 储蓄相关理论 | 第21页 |
| 2.2.3 资产配置 | 第21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22-31页 |
| 3.1 数据来源 | 第22页 |
| 3.2 储蓄行为描述性统计 | 第22-28页 |
| 3.2.1 农户截面分布情况 | 第22-23页 |
| 3.2.2 农户家庭静态描述 | 第23-24页 |
| 3.2.3 农户家庭动态描述 | 第24-28页 |
| 3.3 农户资产配置描述性统计 | 第28-31页 |
| 3.3.1 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静态分析 | 第28-29页 |
| 3.3.2 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动态描述 | 第29-31页 |
| 4 风险偏好与农户储蓄行为实证分析 | 第31-38页 |
| 4.1 变量选取 | 第31-32页 |
| 4.2 变量描述和模型设定 | 第32-33页 |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 4.3.1 混合模拟的分析 | 第33-34页 |
| 4.3.2 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 | 第34-35页 |
| 4.3.3 随机效应模型的分析 | 第35-36页 |
| 4.3.4 模型的判别选择及进一步讨论 | 第3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5 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5页 |
| 5.1 变量选取 | 第38-40页 |
| 5.2 变量描述和模型假设 | 第40-41页 |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 5.3.1 混合模型分析 | 第41-42页 |
| 5.3.2 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 第42-43页 |
| 5.3.3 随机效应模型分析 | 第43-4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6 结论 | 第45-47页 |
| 6.1 本文结论 | 第45-46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