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制造工艺论文

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关联约束配置设计研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目录第10-13页
插图清单第13-14页
表格清单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产生第15-16页
        1.1.2 大规模定制的特点第16-17页
    1.2 产品配置概述第17-21页
        1.2.1 产品配置的概念及原理第17-18页
        1.2.2 产品配置的产生及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设计过程约束与控制方面的研究第20-21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21-24页
        1.4.1 研究内容的提出第21-23页
        1.4.2 论文的框架结构第23-24页
第二章 客户需求的获取与处理第24-3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客户需求的特征及分类第24-27页
        2.2.1 客户需求的特征第24-25页
        2.2.2 客户需求的分类第25-27页
    2.3 客户需求的获取第27-28页
    2.4 客户需求的处理第28-31页
        2.4.1 客户需求的形式化描述第28-29页
        2.4.2. 基于框架的客户需求知识表示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行为节点的产品配置模型构建第32-43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行为节点及基于行为节点的配置模型架构第32-34页
    3.3 行为节点内聚、耦合关系第34-36页
        3.3.1 行为节点内聚关系第34-35页
        3.3.2 行为节点间耦合关系第35-36页
    3.4 行为节点粒度的控制第36-39页
        3.4.1 节点粒度对配置的影响第36页
        3.4.2 行为节点粒度划分原则第36-37页
        3.4.3 行为节点粒度划分方法第37-39页
    3.5 节点实例分析第39-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产品配置模型的求解第43-55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节点的约束关系第43-44页
    4.3 基于DCSP的客户定制需求第44-47页
        4.3.1 动态约束满足问题的描述第44-45页
        4.3.2 配置问题转化为动态约束满足问题第45-46页
        4.3.3 配置模型的约束求解策略第46-47页
    4.4 由订单信息检索实例库中相似的实例第47-50页
        4.4.1 CBR及其优点第47-48页
        4.4.2 案例检索与比较第48-50页
    4.5 产品配置求解实例第50-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产品配置方案的评价第55-69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55-58页
        5.2.1 配置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第55-56页
        5.2.2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56-57页
        5.2.3 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第57-58页
    5.3 产品配置方案的评价步骤第58-63页
        5.3.1 产品配置方案的优选模型第58-59页
        5.3.2 构造判断矩阵第59-60页
        5.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60-61页
        5.3.4 各层元素总排序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第61页
        5.3.5 灰色系统的构建第61-62页
        5.3.6 关联度计算第62-63页
    5.4 实例分析第63-68页
        5.4.1 产品配置方案优选模型的建立第63页
        5.4.2 实例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63-67页
        5.4.3 各指标层元素对目标层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67页
        5.4.4 构造方案的特征量矩阵及确定参考方案第67-68页
        5.4.5 关联度计算第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论文总结第69页
    6.2 研究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服务型公司的组织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新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