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研究范围第15-16页
        1.2.1 试验平台的内涵第15页
        1.2.2 试验平台的外延第15-16页
        1.2.3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第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3 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3.4 发展趋势第21-22页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2页
    1.5 论文贡献与创新第22-23页
    1.6 论文内容安排第23-26页
第二章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综述第26-38页
    2.1 试验平台分类第26-31页
        2.1.1 基本分类第26-27页
        2.1.2 根据试验要素分类第27-28页
        2.1.3 根据服务模型分类第28-29页
        2.1.4 根据网络元素分类第29-31页
    2.2 典型仿真平台第31-33页
        2.2.1 Emulab第31页
        2.2.2 Emulab衍生平台第31-32页
        2.2.3 其它仿真平台第32-33页
    2.3 典型全球级测试床第33-34页
        2.3.1 PlanetLab第33-34页
        2.3.2 PlanetLab衍生平台第34页
    2.4 典型国家/地区级测试床第34-37页
        2.4.1 美国GENI项目第34-36页
        2.4.2 欧盟FIRE项目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基础设施云与软件定义网络第38-52页
    3.1 云计算与基础设施云第38-41页
        3.1.1 云计算第38-39页
        3.1.2 基础设施云架构第39-40页
        3.1.3 OpenStack云管理平台第40-41页
    3.2 网络虚拟化第41-45页
        3.2.1 定义和相关概念第41-42页
        3.2.2 目标和需求第42页
        3.2.3 分层架构第42-43页
        3.2.4 模型和组件第43-45页
    3.3 软件定义网络第45-50页
        3.3.1 核心思想第45-46页
        3.3.2 逻辑架构第46-47页
        3.3.3 实现方案第47-48页
        3.3.4 OpenFlow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面向未来互联网的试验平台体系架构第52-68页
    4.1 典型试验平台体系架构第52-58页
        4.1.1 三层结构第52页
        4.1.2 资源和服务第52-54页
        4.1.3 控制框架第54-55页
        4.1.4 联邦架构第55-58页
    4.2 系统分析与设计思路第58-61页
        4.2.1 用户需求分析第58-59页
        4.2.2 底层设施分析第59页
        4.2.3 架构原则分析第59-60页
        4.2.4 系统设计思路第60-61页
    4.3 “试验即服务”概念模型第61-63页
        4.3.1 试验即服务总体架构第61页
        4.3.2 自动化试验部署服务第61-62页
        4.3.3 试验控制服务第62-63页
        4.3.4 试验输出服务第63页
    4.4 基于基础设施云的技术架构第63-67页
        4.4.1 基于基础设施云的总体架构第63-64页
        4.4.2 试验用户接口第64-65页
        4.4.3 试验编排器第65-66页
        4.4.4 元素管理器第66-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面向未来互联网的网络试验描述语言第68-84页
    5.1 网络试验描述语言概述及分类第68-71页
        5.1.1 面向过程的试验描述第68-69页
        5.1.2 面向资源的试验描述第69-70页
        5.1.3 面向平台的试验描述第70-71页
    5.2 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第71-74页
        5.2.1 试验生命周期分析第71-72页
        5.2.2 需求分析第72-73页
        5.2.3 设计原则第73页
        5.2.4 设计思路第73-74页
    5.3 分层可演进的网络试验描述语言第74-81页
        5.3.1 信息模型和分层结构第74-76页
        5.3.2 基于本体的图形化建模第76-77页
        5.3.3 信息表示和编程语言的选择第77-79页
        5.3.4 用例说明第79-81页
    5.4 基于描述语言的试验生命周期管理自动化第81-83页
        5.4.1 试验生命周期管理自动化实现机制分析第81-82页
        5.4.2 基于描述语言的试验生命周期管理自动化机制第82-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可编程虚拟网络服务第84-102页
    6.1 现有试验平台中虚拟网络实现机制第84-89页
        6.1.1 服务器虚拟化第84-85页
        6.1.2 可编程路由器第85-87页
        6.1.3 基于重叠网的分片第87-88页
        6.1.4 基于代理的OpenFlow网络分片第88-89页
    6.2 可编程虚拟网络服务第89-94页
        6.2.1 现有云平台中的虚拟网络服务第89-90页
        6.2.2 PVN服务的提出第90-91页
        6.2.3 PVN资源和逻辑抽象第91-92页
        6.2.4 PVN服务自动化机制分析第92-93页
        6.2.5 PVN资源扩展API第93-94页
    6.3 基于SDN的IaaS云网络自动管理第94-97页
        6.3.1 现有IaaS云网络架构及其问题第94-95页
        6.3.2 基于SDN的IaaS云网络架构第95-96页
        6.3.3 基于SDN的IaaS云网络运行机制第96-97页
    6.4 基于SDN的PVN自动编排第97-100页
        6.4.1 服务器-分布式代理系统结构第97页
        6.4.2 PVN服务器运行机制第97-98页
        6.4.3 PVN代理运行机制第98-99页
        6.4.4 基于MAC的PVN隔离机制第99-100页
    6.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七章 试验平台原型实现及验证第102-110页
    7.1 试验平台原型实现第102-106页
        7.1.1 系统软硬件架构第102页
        7.1.2 系统关键模块第102-104页
        7.1.3 系统技术及功能特点第104-105页
        7.1.4 系统性能测试第105-106页
    7.2 试验一:传统网络与OpenFlow网络的路由融合第106-107页
        7.2.1 试验背景及目的第106-107页
        7.2.2 试验部署与成果第107页
    7.3 试验二:基于OpenFlow的全网安全和协作管控第107-108页
        7.3.1 试验背景及目的第107-108页
        7.3.2 试验部署与成果第108页
    7.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八章 结束语第110-112页
    8.1 论文总结第110页
    8.2 研究展望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0页
附录1:缩略词第120-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厚度汽车B柱冲压成形工艺研究及模具设计
下一篇:航空轮胎圆形截面钢丝圈缠绕机结构设计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