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酚醛树脂基炭球的反相乳液法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9-12页
Contents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1页
    1.1 前言第15页
    1.2 锂离子电池第15-18页
        1.2.1 LIBs发展历程第15-16页
        1.2.2 LIBs的组成第16-17页
        1.2.3 LIBs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1.3 LIBs负极材料第18-24页
        1.3.1 炭材料第19-21页
        1.3.2 金属氧化物第21-22页
        1.3.3 其它负极材料第22-24页
            1.3.3.1 Si基材料第22-23页
            1.3.3.2 Sn基材料第23页
            1.3.3.3 Li_4Ti_5O_(12)第23-24页
    1.4 球形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第24-27页
        1.4.1 乳液聚合第24-25页
        1.4.2 悬浮聚合第25-26页
        1.4.3 水热法第26-27页
        1.4.4 其它合成方法第27页
    1.5 课题提出第27-28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8-3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1-39页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第31-32页
        2.1.1 实验试剂第31页
        2.1.2 实验仪器第31-32页
    2.2 材料的制备第32-35页
        2.2.1 酚醛树脂微球的合成第32-33页
            2.2.1.1 原料液第32-33页
            2.2.1.2 微球第33页
        2.2.2 炭球的制备第33-34页
        2.2.3 锂电池的组装第34-35页
            2.2.3.1 所需材料第34页
            2.2.3.2 电极片制备第34页
            2.2.3.3 电池组装第34-35页
    2.3 球形度的计算第35-36页
    2.4 测试分析方法第36-39页
        2.4.1 扫描电镜第36页
        2.4.2 透射电镜第36页
        2.4.3 热分析第36页
        2.4.4 红外光谱第36页
        2.4.5 X射线衍射第36-37页
        2.4.6 低温氮吸附第37页
        2.4.7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7-39页
第三章 反相乳液法制备酚醛树脂微球第39-6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微球的成球机理第39-40页
    3.3 影响微球成球过程的因素第40-66页
        3.3.1 外加添加剂第40-42页
        3.3.2 表面活性剂Span-80第42-45页
        3.3.3 外加添加剂(NH_4)_2S_2O_8第45-47页
        3.3.4 酚醛比(nP:nF)第47-49页
        3.3.5 催化剂NaOH第49-54页
        3.3.6 原料液浓度(C_原)第54-58页
        3.3.7 乳化比(V_W/V_O)第58-59页
        3.3.8 合成温度(T_合)、合成时间(t_合)第59-64页
        3.3.9 室温磁力搅拌时间(t_搅)以及超声第64-66页
    3.4 小结第66-69页
第四章 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9-91页
    4.1 炭化温度第69-70页
    4.2 合成条件实验第70-71页
    4.3 预氧化处理第71-73页
    4.4 氧化剂处理第73-76页
    4.5 HNO_3处理第76-79页
        4.5.1 HNO_3处理微球第76-77页
        4.5.2 HNO_3处理炭球第77-79页
    4.6 空气氧化处理第79-89页
    4.7 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致谢第97-99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101页
导师和作者简介第101-102页
附件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碳—镧系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DEA和主元分析的乙烯能效分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