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Contents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锂-空气电池概述 | 第15-17页 |
1.1.1 前言 | 第15页 |
1.1.2 锂-空气电池的分类及相应原理 | 第15-17页 |
1.1.3 锂-空气电池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2 空气阴极电催化剂 | 第17-19页 |
1.2.1 贵金属及其合金 | 第17页 |
1.2.2 过渡金属螯合物 | 第17-18页 |
1.2.3 钙钛矿氧化物 | 第18-19页 |
1.3 氧还原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1.3.1 氧离子反应机理 | 第20页 |
1.3.2 协作反应机理 | 第20页 |
1.4 钙钛矿氧化物的制备 | 第20-22页 |
1.4.1 高温固相法 | 第20-21页 |
1.4.2 溶胶-凝胶法 | 第21页 |
1.4.3 水热法 | 第21-22页 |
1.4.4 共沉淀法 | 第22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条件及主要测试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5页 |
2.2 常规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6-31页 |
2.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6-27页 |
2.3.2 电化学表征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31-51页 |
3.1 炭载体的预处理 | 第31-35页 |
3.1.1 改性GCB的制备 | 第31页 |
3.1.2 炭载体的结构表征 | 第31-35页 |
3.2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过程 | 第35-36页 |
3.3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物性表征 | 第36-44页 |
3.3.1 沉淀剂的选择 | 第36-38页 |
3.3.2 热处理温度对LaNiO_3形貌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3 不同Mn掺杂量对LaNiO_3结构与形貌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4 pH值对LaMnO_3纳米粒子分散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44-50页 |
3.4.1 旋转圆盘电极极化曲线测试 | 第44-46页 |
3.4.2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氧还原路径分析 | 第46-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改性碳-LaMnO_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共价复合效应对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 第51-61页 |
4.1 改性碳-LaMnO_3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4.2 复合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 | 第51-54页 |
4.2.1 复合催化剂热处理温度的选择 | 第51-52页 |
4.2.2 复合催化剂的结构性质 | 第52-54页 |
4.3 复合催化剂的共价复合效应 | 第54-56页 |
4.4 复合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LaMnO_3/C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61-77页 |
5.1 LaMnO_3/C的制备过程 | 第61页 |
5.2 相组成的调节 | 第61-67页 |
5.2.1 水体系下的相组成分析 | 第61-63页 |
5.2.2 乙醇体系下的相组成分析 | 第63-65页 |
5.2.3 不同负载量LaMnO_3/C的结构性质 | 第65-67页 |
5.3 LaMnO_3与炭载体之间化学作用分析 | 第67-71页 |
5.4 LaMnO_3/C的氧还原性能研究 | 第71-76页 |
5.4.1 电化学活性比表面积测试 | 第71-72页 |
5.4.2 LaMnO_3/C的氧还原性能测试 | 第72-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87-89页 |
附件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