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纳米TiO2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第一章 前言第18-53页
    1.1 光催化氧化概述第18-29页
        1.1.1 基本机理第18-20页
        1.1.2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第20-22页
        1.1.3 提高光催化氧化能力的途径第22-27页
        1.1.4 催化剂的固定第27-29页
    1.2 无机柱撑粘土制备及其环境意义第29-37页
        1.2.1 无机柱撑粘土的制备方法第30-32页
        1.2.2 无机柱撑粘土吸附有机物的研究进展第32-35页
        1.2.3 半导体柱撑层状化合物光催化研究进展第35-37页
    1.3 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热点及需解决的两个问题第37-38页
        1.3.1 催化剂的固定与催化剂的活性之间的矛盾第37-38页
        1.3.2 典型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机制及操作参数的优化第38页
    1.4 论文构思和研究目标第38-40页
        1.4.1 论文构思第38-39页
        1.4.2 研究目标第39-40页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意义第40-53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53-57页
    2.1 研究内容第53页
    2.2 化学试剂与仪器第53-55页
    2.3 分析方法第55-56页
    2.4 试验装置第56-57页
第三章 纳米TiO_2柱撑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第57-80页
    前言第57-58页
    3.1 实验部分第58-60页
        3.1.1 纳米TiO_2柱撑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8-60页
        3.1.2 硅藻土负载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60页
        3.1.3 物性分析第60页
        3.1.4 光催化降解过程第6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0-76页
        3.2.1 催化剂的表征第60-71页
            3.2.1.1 膨润土、复合催化剂及其前驱物的X射线衍射(XRD)特征第60-63页
            3.2.1.2 膨润土、复合催化剂及其前驱物的红外光谱(IR)分析第63-64页
            3.2.1.3 膨润土及复合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分析(XPS)第64-68页
            3.2.1.4 TiO_2/膨润土复合物的微孔结构第68-70页
            3.2.1.5 TiO_2与TiO_2柱撑膨润土复合物的UV-vis反射光谱第70-71页
        3.2.2 光催化降解过程中GTL的UV-vis谱图变化第71-72页
        3.2.3 不同光催化剂处理阳离子偶氮染料效果对照第72-75页
        3.2.4 不同光催化剂处理高分子聚合物PVA的效果对照第75-76页
    3.3 结论第76-80页
第四章 热处理对纳米TiO_2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结构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0-90页
    前言第80-81页
    4.1 实验部分第81页
        4.1.1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第81页
        4.1.2 物性分析第81页
        4.1.3 光催化活性第8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81-87页
        4.2.1 煅烧温度对TiO_2柱撑膨润土物理特性的影响第81-86页
            4.2.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81-83页
            4.2.1.2 红外光谱(IR)分析第83-84页
            4.2.1.3 表面组成分析(XPS)第84-86页
        4.2.2 煅烧温度对TiO_2柱撑膨润土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6-87页
    4.3 结论第87-90页
第五章 Ti/粘土之比及初始pH对纳米TiO_2柱撑膨润土光催化剂结构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0-101页
    前言第90页
    5.1 实验部分第90-91页
        5.1.1 催化剂的制备第90页
        5.1.2 物性分析第90-91页
        5.1.3 光催化活性第91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1-99页
        5.2.1 Ti/膨润土之比对TiO_2柱撑膨润土物理特性的影响第91-93页
            5.2.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91-92页
            5.2.1.2 红外光谱(IR)分析第92页
            5.2.1.3 表面组分分析(XPS)第92-93页
        5.2.2 初始pH对TiO_2柱撑膨润土物理特性的影响第93-95页
        5.2.3 Ti/膨润土比例对TiO_2柱撑膨润土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5-96页
        5.2.4 初始pH对TiO_2柱撑膨润土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96页
        5.2.5 复合催化剂中Ti物种的存在状态第96-97页
        5.2.6 TiO_2/膨润土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及其结构第97-99页
    5.3 结论第99-101页
第六章 纳米TiO_2柱撑膨润土光催化降解阳离子偶氮染料机理的研究第101-124页
    前言第101页
    6.1 实验部分第101-102页
        6.1.1 光催化降解实验第101-102页
        6.1.2 中间产物的分离与测定捌第102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02-117页
        6.2.1 初始pH的影响第102-104页
        6.2.2 外加氧化剂H_2O_2的影响第104-106页
        6.2.3 空穴/羟基俘获剂的影响第106-108页
        6.2.4 吸附和扩散在光催化降解中所起的作用第108-110页
        6.2.5 GTL降解的中间产物第110-115页
            6.2.5.1 不同降解时间的~1HNMR谱图第110-112页
            6.2.5.2 不同降解时间的红外光谱第112-115页
            6.2.5.3 降解过程中离子变化第115页
        6.2.6 GTL降解历程第115-117页
    6.3 结论第117-124页
第七章 光催化降解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醇的研究第124-138页
    前言第124-125页
    7.1 实验部分第125页
        7.1.1 PVA的光催化降解第125页
        7.1.2 PVA浓度及TOC测定第125页
        7.1.3 GPC测定分子量第125页
        7.1.4 IR测定第125页
    7.2 结果与讨论第125-134页
        7.2.1 TiO_2和UV对PVA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第125-127页
        7.2.2 H_2O_2的影响第127页
        7.2.3 不同反应时间UV-vis图谱第127-128页
        7.2.4 O_2,H_2O_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第128-129页
        7.2.5 H_2O_2/PVA比例的影响第129-130页
        7.2.6 不同分子量的降解情况第130-132页
        7.2.7 PVA不同光催化降解时间的凝胶透过色谱第132-133页
        7.2.8 红外光谱变化第133-134页
    7.3 结论第134-13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138-142页
    8.1 结论第138-141页
    8.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141-142页
图表目录第142-14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撰写的学术论文及所获奖励第149-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
下一篇:社区认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基于虚拟品牌社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