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积沙中菲的光降解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多环芳烃的性质、来源与危害 | 第10-11页 |
1.3 光降解理论 | 第11-14页 |
1.3.1 光降解特点 | 第11-12页 |
1.3.2 环境光化学概念 | 第12页 |
1.3.3 光化学降解原理 | 第12-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4-18页 |
1.4.1 光源条件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14页 |
1.4.2 反应基质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14-16页 |
1.4.3 污染物自身特性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4 光降解机理与产物 | 第17页 |
1.4.5 土壤中的光化学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6 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供试土壤 | 第22-25页 |
2.2.1 风积沙的采集与处理 | 第22-23页 |
2.2.2 风积沙的理化性质 | 第23-25页 |
2.3 影响因素实验 | 第25-27页 |
2.3.1 光源 | 第25页 |
2.3.2 辐射强度 | 第25页 |
2.3.3 基质 | 第25-26页 |
2.3.4 风积沙粒径 | 第26页 |
2.3.5 污染物初始浓度 | 第26页 |
2.3.6 pH值 | 第26页 |
2.3.7 温度 | 第26页 |
2.3.8 含水率 | 第26-27页 |
2.3.9 腐植酸 | 第27页 |
2.4 光降解机理实验 | 第27页 |
2.4.1 自由基的作用 | 第27页 |
2.4.2 降解产物分析 | 第27页 |
2.5 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3 菲在风积沙中的光降解特征 | 第29-43页 |
3.1 光源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29-31页 |
3.1.1 光源波段 | 第29-30页 |
3.1.2 光源辐射强度 | 第30-31页 |
3.2 基质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1 风积沙与水两种反应基质对比 | 第31-32页 |
3.2.2 风积沙粒径 | 第32-34页 |
3.3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 环境条件对光降解的影响 | 第36-42页 |
3.4.1 pH | 第36-38页 |
3.4.2 温度 | 第38-39页 |
3.4.3 含水率 | 第39-40页 |
3.4.4 腐殖酸 | 第40-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4 风积沙中菲的光降解机理探究 | 第43-51页 |
4.1 菲的光解动力学模型 | 第43-44页 |
4.2 自由基的作用 | 第44-45页 |
4.3 基团的破坏 | 第45-46页 |
4.4 光降解产物 | 第46-48页 |
4.5 光降解路径分析 | 第48-50页 |
4.6 小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建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学术成果总结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