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经济损失评价与外部性理论 | 第15-18页 |
2.1 外部性的一般理论 | 第15页 |
2.1.1 定义 | 第15页 |
2.1.2 外部性分类 | 第15页 |
2.2 外部性问题主要表现 | 第15-16页 |
2.2.1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外部不经济性 | 第16页 |
2.2.2 矿产资源开发的时间外部性 | 第16页 |
2.2.3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产外部性 | 第16页 |
2.3 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 | 第16-18页 |
2.3.1 经济刺激型方法 | 第16-17页 |
2.3.2 命令控制型方法 | 第17-18页 |
3 陕西省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 第18-38页 |
3.1 陕西省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特点及其经济损失机制 | 第18-21页 |
3.1.1 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特点 | 第18-20页 |
3.1.2 经济损失机制 | 第20-21页 |
3.1.3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分类 | 第21页 |
3.2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评价体系 | 第21-23页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1-22页 |
3.2.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22-23页 |
3.3 经济损失价值估算 | 第23-36页 |
3.3.1 Panel Data(面板数据)法 | 第23-25页 |
3.3.2 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 | 第25-36页 |
3.4 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损失评估方法选择 | 第36-37页 |
3.5 小结 | 第37-38页 |
4 陕西省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价值评估分析 | 第38-54页 |
4.1 Panel Data(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4.1.1 模型的估计方法 | 第38-39页 |
4.1.2 模型的估计结果 | 第39-40页 |
4.1.3 估计结果的检验 | 第40-42页 |
4.1.4 经济分析 | 第42-43页 |
4.1.5 能源开发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价值测算 | 第43-49页 |
4.2 环境经济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 | 第49-51页 |
4.2.1 煤炭、油气、金属、非金属的评价方法 | 第49-51页 |
4.2.2 计算结果 | 第51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4-55页 |
5.1 结论 | 第54页 |
5.2 建议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