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秦岭山区矿产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标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5-20页
    2.1 自然概况第15-16页
    2.2 社会经济状况第16-17页
    2.3 环境状况第17-20页
        2.3.1 水质现状第17页
        2.3.2 水土流失概况第17-20页
3 研究区矿产资源分布第20-25页
    3.1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第20-23页
    3.2 研究区矿产资源分布第23-25页
4 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特点及关键部位第25-30页
    4.1 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特点第25-26页
        4.1.1 形成点、线、面污染 ,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第25页
        4.1.2 大面积地表陷落和山体崩塌第25页
        4.1.3 诱发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25-26页
    4.2 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关键部位第26-30页
        4.2.1 露天开采水土流失关键部位第26-27页
        4.2.2 井工开采水土流失关键部位第27-30页
5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评价体系的建立第30-34页
    5.1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机制及分类第30-32页
    5.2 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及评价指标第32-33页
        5.2.1 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第32页
        5.2.2 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第32-33页
    5.3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评价体系第33-34页
        5.3.1 评价指标选取第33页
        5.3.2 评价体系的建立第33-34页
6 秦岭山区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估算第34-59页
    6.1 资料处理第34页
    6.2 环境影响经济法第34-53页
        6.2.1 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估算流程第35页
        6.2.2 估算方法第35-42页
        6.2.3 经济损失估算第42-52页
        6.2.4 计算结果第52-53页
    6.3 Panel data数据模型法第53-57页
        6.3.1 模型建立第53-56页
        6.3.2 矿产资源开采水土流失经济损失价值第56页
        6.3.3 计算结果第56-57页
    6.4 方法1与方法2计算结果对比第57-59页
7 补偿标准的制定第59-64页
    7.1 不同省区矿产资源开采水土保持补偿标准比对第59-60页
    7.2 标准制定第60-63页
    7.3 标准适宜性讨论第63-64页
8 结论与不足第64-65页
    8.1 结论第64页
    8.2 存在的不足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积沙中菲的光降解研究
下一篇:粉煤灰成型吸附剂应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