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聚苯胺/三氧化钨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概述第9页
    1.2 电致变色材料分类第9-12页
        1.2.1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第10页
        1.2.2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第10-12页
    1.3 电致变色机理第12-13页
        1.3.1 WO_3电致变色机理第12页
        1.3.2 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机理第12-13页
    1.4 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第13-14页
    1.5 电致变色材料WO_3和PANI及其复合薄膜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5.1 WO_3和PANI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5.2 PANI/WO_3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6-18页
        1.6.1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6.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阴极电致变色材料WO_3薄膜的研究第18-29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0页
        2.2.1 实验用化学试剂与仪器第19页
        2.2.2 前驱体溶胶的制备第19-20页
        2.2.3 基底预处理和WO_3薄膜的制备第20页
    2.3 WO_3电致变色薄膜变色性能和结构分析第20-21页
        2.3.1 电致变色特性和光学性能测试第20页
        2.3.2 物相分析第20页
        2.3.3 形貌测试第20-2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1-27页
        2.4.1 电致变色特性和光学性能分析第21-25页
        2.4.2 结构分析第25-26页
        2.4.3 形貌分析第26-27页
        2.4.4 WO_3薄膜的变色效果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阳极电致变色材料PANI薄膜的研究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5页
        3.2.1 实验用化学试剂与仪器第30页
        3.2.2 基底预处理和PANI薄膜的制备第30-31页
        3.2.3 制备PANI的完全CV法与分段CV法动力学比较第31-35页
    3.3 PANI电致变色薄膜电化学性能和形貌分析第35-36页
        3.3.1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6页
        3.3.2 形貌分析第3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3.4.1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6-39页
        3.4.2 形貌分析第39页
        3.4.3 不同条件下制备PANI样品图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4 PANI/WO_3复合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第42-50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实验方法第42-44页
        4.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2-43页
        4.2.2 PANI/WO_3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第43-44页
    4.3 复合膜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和形貌分析第44-45页
        4.3.1 电极循环可逆性测试第45页
        4.3.2 电致变色性质和光学性能测试第45页
        4.3.3 形貌分析第4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4.4.1 电极循环可逆性第45-46页
        4.4.2 电致变色性质和光学性能第46页
        4.4.3 复合膜的形貌分析第46-47页
        4.4.4 复合膜的变色效果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结论第50页
    5.2 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策略研究
下一篇:职前数学教师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