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弯成型能效优化的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冷弯成型的研究 | 第9-13页 |
1.2.1 简化解析法及运动学法 | 第10-11页 |
1.2.2 能量法 | 第11页 |
1.2.3 有限条法 | 第11-12页 |
1.2.4 有限元法 | 第12-13页 |
1.3 冷弯研究的关注点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成型工艺和正交方案 | 第17-27页 |
2.1 冷弯成型工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成型道次的确定 | 第17-18页 |
2.1.2 弯曲角度分配的确定 | 第18-19页 |
2.1.3 板料展开宽度的确定 | 第19页 |
2.1.4 成型工序的确定 | 第19-20页 |
2.1.5 轧辊驱动直径的确定 | 第20页 |
2.1.6 回弹角 | 第20页 |
2.2 成型工艺的确定 | 第20-22页 |
2.3 冷弯成型能效指标的确定 | 第22-23页 |
2.4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第23-26页 |
2.4.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4页 |
2.4.2 确定因素、水平、正交表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冷弯成型有限元模拟与正交数据分析 | 第27-41页 |
3.1 有限元软件ABAQUS的简介 | 第27-29页 |
3.1.1 ABAQUS的主要模块 | 第27-28页 |
3.1.2 ABAQUS软件分析过程 | 第28-29页 |
3.2 立柱板冷弯成型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29-34页 |
3.2.1 立柱板的形状及基本参数 | 第29-30页 |
3.2.2 模型的建立及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3 材料属性定义 | 第31页 |
3.2.4 装配体的建立和板材网格的划分 | 第31-32页 |
3.2.5 建立分析步 | 第32页 |
3.2.6 定义场输出 | 第32-33页 |
3.2.7 建立边界条件和接触 | 第33页 |
3.2.8 提交作业 | 第33-34页 |
3.3 正交结果统计分析 | 第34-39页 |
3.3.1 能耗E的确定 | 第34-37页 |
3.3.2 正交试验数据的结果 | 第37-39页 |
3.3.3 最优方案的确定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 第41-55页 |
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表 | 第41-45页 |
4.1.1 组合设计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41-42页 |
4.1.2 星号臂长度和二次项的中心化 | 第42-44页 |
4.1.3 因素水平编码 | 第44页 |
4.1.4 正交组合设计 | 第44-45页 |
4.2 回归正交方案的实施和回归分析 | 第45-54页 |
4.2.1 确定回归正交方案相应的能效指标 | 第45-47页 |
4.2.2 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47-49页 |
4.2.3 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49-52页 |
4.2.4 回归方程的回代 | 第52页 |
4.2.5 最优组合方案的确定 | 第52-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成型立柱板的质量检测 | 第55-65页 |
5.1 断面形状控制 | 第55-58页 |
5.2 应力应变分析 | 第58-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