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 | 第12-17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2-15页 |
·集群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协同创新的定义 | 第17-18页 |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从技术来源的角度划分模式 | 第20-22页 |
·从技术创新要素的角度划分模式 | 第22-24页 |
·从其他角度划分模式 | 第24-26页 |
3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特性分析 | 第26-39页 |
·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构架 | 第26-32页 |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中的关键结点 | 第27-29页 |
·各结点之间的网络联结 | 第29-30页 |
·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特性 | 第30-32页 |
·集群中小企业的创新优势 | 第32-33页 |
·集群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过程 | 第33-39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内涵 | 第33-36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特点 | 第36-37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流程 | 第37-39页 |
4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分析 | 第39-56页 |
·集群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 | 第39-44页 |
·动力机制 | 第39-42页 |
·学习机制 | 第42-43页 |
·匹配机制 | 第43-44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第44-47页 |
·产学研合作模式 | 第44-45页 |
·中小企业联盟模式 | 第45-46页 |
·依附于大企业创新体系的模式 | 第46-47页 |
·影响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 | 第47-51页 |
·产业集群结构 | 第48页 |
·市场竞争环境 | 第48-49页 |
·企业技术战略 | 第49-50页 |
·企业创新能力 | 第50-51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模型 | 第51-56页 |
5 案例分析 | 第56-66页 |
·四川成都软件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第56-59页 |
·四川成都软件产业集群概述 | 第56页 |
·四川成都软件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第56-57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第57-59页 |
·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第59-63页 |
·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概述 | 第59-60页 |
·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第60-61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模式分析 | 第61-63页 |
·江苏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第63-66页 |
·江苏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概述 | 第63页 |
·江苏丹阳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第63-64页 |
·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