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高性能、廉价平面微流控超滑平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概述第15页
    1.2 微流控芯片加工工艺和材料第15-18页
        1.2.1 光刻工艺第15-16页
        1.2.2 软光刻工艺第16-17页
        1.2.3 微流控芯片材料第17-18页
    1.3 微流控芯片中的液滴操控第18-19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9-20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超滑表面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超滑表面起源第21-25页
        2.1.1 固体润湿特性第21页
        2.1.2 固体表面润湿模型第21-22页
        2.1.3 仿生猪笼草研究第22-25页
    2.2 超滑表面应用实例第25-26页
        2.2.1 利用人工仿猪笼草超滑表面防止金属大气腐蚀第25页
        2.2.2 基于猪笼草叶笼滑移区的仿生蝗虫捕集滑板第25-26页
        2.2.3 舰/船上的防海洋生物积垢涂层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PDMS碗状微结构制备第27-39页
    3.1 聚苯乙烯微球组装方法研究第27-32页
        3.1.1 提拉法第27-28页
        3.1.2 基于黏附力的聚苯乙烯微球组装法第28-32页
    3.2 PDMS碗状微结构制备第32-35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2-34页
        3.2.2 PDMS碗状微结构制作步骤第34-35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37页
        3.3.1 基于胶带沉降法的聚苯乙烯微球模板第35-36页
        3.3.2 软光刻工艺复制模板结构第36页
        3.3.3 PDMS碗状微结构占空比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平面微流控超滑平台性能研究第39-47页
    4.1 本章前言第39-40页
    4.2 平面微流控超滑平台性能实验第40-42页
        4.2.1 实验试剂与器材第40-41页
        4.2.2 平面微流控超滑平台制作第41-42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2-45页
        4.3.1 不同尺度微球在同种润滑油作用下的性能第42-44页
        4.3.2 同种尺度PDMS碗状微结构在不同粘度润滑油作用下的性能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图形化平面微流控超滑平台制作第47-53页
    5.1 本章前言第47-48页
        5.1.1 微液滴的产生第47页
        5.1.2 微液滴的融合第47页
        5.1.3 微液滴的分裂第47-48页
    5.2 平面微流控超滑平台制作第48-51页
    5.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3-55页
    6.1 研究总结第53页
    6.2 研究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1.基本情况第61页
    2.教育背景第61页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单目视觉的移动机器人行走控制技术
下一篇:随机非均质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