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装置自动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自动检测系统 | 第11-14页 |
1.2.1 概述 | 第11-12页 |
1.2.2 自动检测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2.3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3.2 创新点 | 第15页 |
1.3.3 技术难点 | 第15页 |
1.4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2. 自动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17-28页 |
2.1 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第17-18页 |
2.2 匹配装置自动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21页 |
2.3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第21-25页 |
2.3.1 电源模块设计 | 第21页 |
2.3.2 信号激励模块设计 | 第21-22页 |
2.3.3 开关量检测模块设计 | 第22-23页 |
2.3.4 通道选择模块设计 | 第23页 |
2.3.5 电压采集检测模块设计 | 第23页 |
2.3.6 板选控制原理 | 第23-24页 |
2.3.7 用户接口 | 第24-25页 |
2.4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平台简介 | 第25-27页 |
2.4.1 设计工具的选择 | 第25页 |
2.4.2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25-27页 |
2.4.3 数据库的选择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43页 |
3.1 测试系统软件功能设计要求 | 第28-29页 |
3.1.1 测试软件开发目的 | 第28页 |
3.1.2 软件性能指标与功能 | 第28-29页 |
3.2 测试系统软件开发和运行过程 | 第29-30页 |
3.3 软件模块设计 | 第30-42页 |
3.3.1 系统软件整体框架 | 第30-31页 |
3.3.2 前面板的设计 | 第31-33页 |
3.3.3 软件总体测试流程 | 第33页 |
3.3.4 系统各个功能测试模块 | 第33-40页 |
3.3.5 数据库开发及使用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及软件优化 | 第43-58页 |
4.1 上位机软件的关键技术 | 第43-46页 |
4.1.1 Form窗体简介 | 第43页 |
4.1.2 常用控件简介 | 第43-44页 |
4.1.3 线程的使用 | 第44-46页 |
4.2 远程屏幕监视程序设计 | 第46-55页 |
4.2.1 网络协议介绍 | 第46-50页 |
4.2.2 端口和套接字介绍 | 第50-55页 |
4.3 软件优化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系统联调与结果 | 第58-65页 |
5.1 测试台工作过程分析 | 第58-63页 |
5.1.1 自检测试 | 第59-60页 |
5.1.2 电压测试 | 第60-61页 |
5.1.3 直通测试 | 第61-63页 |
5.1.4 地弹转换 | 第63页 |
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附录1 匹配装置测试系统的实物图 | 第66-68页 |
附录2 程序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