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3 风力发电行业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4 风电机组控制策略的发展 | 第13-15页 |
1.4.1 自适应控制 | 第14页 |
1.4.2 模糊控制 | 第14页 |
1.4.3 神经网络控制 | 第14-15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概述 | 第17-27页 |
2.1 风力发电机组总体结构 | 第17-22页 |
2.1.1 风机的机械结构及原理分析 | 第17-20页 |
2.1.2 风机的控制系统 | 第20-22页 |
2.2 变桨距系统执行机构及控制过程 | 第22-23页 |
2.2.1 变桨距的执行机构 | 第22页 |
2.2.2 变桨距控制过程分析 | 第22-23页 |
2.3 风力机的控制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3.1 风能转换过程分析 | 第23-25页 |
2.3.2 风机特性参数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风电变桨伺服系统总体设计与动态建模 | 第27-37页 |
3.1 伺服系统概述 | 第27-28页 |
3.2 变桨距伺服系统设计 | 第28-31页 |
3.2.1 执行机构的设计 | 第28-30页 |
3.2.2 内部执行机构 | 第30-31页 |
3.3 风力发电系统的动态建模 | 第31-36页 |
3.3.1 风速的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3.3.2 风力机的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3.3.3 传动机构的模型 | 第33页 |
3.3.4 桨距执行机构模型 | 第33-34页 |
3.3.5 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Fuzzy-PID的变桨距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49页 |
4.1 模糊PID变 桨距功率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44页 |
4.1.1 模糊化 | 第38-40页 |
4.1.2 模糊控制规则建立 | 第40-42页 |
4.1.3 模糊推理及解模糊 | 第42-44页 |
4.2 仿真分析 | 第44-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基于Fuzzy-SMC的变桨距控制器的设计 | 第49-59页 |
5.1 模糊控制结构 | 第49-50页 |
5.2 SMC控 制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5.3 Fuzzy-SMC变 桨距功率控制器的设计 | 第51-55页 |
5.4 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57-59页 |
第六章 基于RBF的分数阶滑模控制变桨伺服单元的研究 | 第59-75页 |
6.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 第59-62页 |
6.1.1 滑动模态的定义及数学描述 | 第60-61页 |
6.1.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 第61-62页 |
6.1.3 SMC系统的抖振问题 | 第62页 |
6.2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基础 | 第62-64页 |
6.2.1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和性质 | 第62-64页 |
6.3 分数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64-73页 |
6.3.1 PMSM数学模型分析 | 第64-65页 |
6.3.2 位置环控制器的设计 | 第65-66页 |
6.3.3 神经网络整定开关增益 | 第66-68页 |
6.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