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6页
    一、研究缘起第9-10页
        (一) 社会和教育现实的触动第9页
        (二) 生命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第9-10页
        (三) 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存在必然联系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理论价值第10-11页
        (二) 现实意义第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生命教育的提出第11-12页
        (二) 生命教育的内涵第12-14页
        (三) 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一章 生命教育的理论解读第16-31页
    一、生命与生命教育的界说第16-21页
        (一) 生命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 生命教育的内涵第17-19页
        (三) 生命教育的建构内容第19-21页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第21-27页
        (一) 柏格森“生命哲学”第21-23页
        (二)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第23-25页
        (三)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第25-27页
    三、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第27-31页
        (一) 生命教育将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相融合第27-29页
        (二) 生命教育使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第29-31页
第二章 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命教育实施载体的理论追问第31-37页
    一、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第31-34页
        (一) 人文主义教育理论与生命教育第31-32页
        (二) 生活教育理论与生命教育第32-33页
        (三) 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第33-34页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及重要性第34-35页
        (一) 生命教育实施现状与问题解析第34页
        (二) 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第34-35页
    三、语文教学实施生命教育的学科优势第35-37页
        (一) 语文教育的责任包含生命教育第35-36页
        (二) 语文教材的内容蕴含生命教育第36页
        (三) 语文的外延与生命教育相关联第36-37页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生命教育现状与致因探寻第37-43页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存在的生命问题第37-40页
        (一) 生命意识淡漠与生命价值缺失第37页
        (二) 生存技能缺失与自救技能不足第37-38页
        (三) 生命感受力淡化与疏远大自然第38-39页
        (四) 青春前期叛逆与躁动情绪失衡第39-40页
    二、问题原因分析第40-43页
        (一) 传统文化的认识误区制约生命教育的实施第40-41页
        (二) 当代社会的功利化趋势致使教育使命工具化第41页
        (三) 学校教育的偏失导致对生命教育内容的忽视第41-43页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第43-62页
    一、保障生命教育实施的语文课前准备第43-47页
        (一) 突出生命教育思想的目标设定第43-44页
        (二) 体现生命教育的教材内容解读第44-46页
        (三) 重视生命教育的语文课程设计第46-47页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第47-54页
        (一) 生成性课文教学激发学生珍视生命的情感第48-49页
        (二) 灵活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的意识第49-52页
        (三) 引导性写作教学唤起学生热爱生命的感受第52-54页
    三、教学效果评价中强化生命教育第54-59页
        (一) 生命化的评价理念的树立第54-56页
        (二) 语文教学中生命化评价策略的实施第56-59页
    四、教师言行举止中传达生命教育第59-62页
        (一) 提升丰富教师的生命意识与素养第59-60页
        (二) 建构新型的师生交往理念与模式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位优秀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叙事研究
下一篇: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教育研究样态--基于文本作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