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1.1.1 能源环境与排放法规 | 第11-13页 |
1.1.2 汽车代用燃料 | 第13-14页 |
1.2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 | 第14-20页 |
1.2.1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概述 | 第15-16页 |
1.2.2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优缺点 | 第16-17页 |
1.2.3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4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室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数值模拟平台的建立 | 第21-29页 |
2.1 STAR-CD软件简介 | 第21页 |
2.2 模拟平台的搭建 | 第21-26页 |
2.2.1 研究平台介绍 | 第21-23页 |
2.2.2 网格划分和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2.2.3 物理化学模型及算法选取 | 第24-26页 |
2.3 模型验证 | 第26-27页 |
2.3.1 计算服务器配置 | 第26页 |
2.3.2 计算初始边界条件及模型验证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原机 ω 形燃烧室对引燃柴油自燃规律及缸内流场的影响 | 第29-39页 |
3.1 原机 ω 形燃烧室对引燃柴油自燃规律的影响 | 第30-33页 |
3.1.1 柴油着火前雾化蒸发状况 | 第30-31页 |
3.1.2 柴油着火特征及燃烧过程分析 | 第31-33页 |
3.2 柴油燃烧过程对天然气着火的影响 | 第33页 |
3.3 原机 ω 形燃烧室对天然气燃烧过程及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 原机 ω 形燃烧室对缸内流场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1 原机 ω 形燃烧室对缸内速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2 原机 ω 形燃烧室对缸内湍动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引燃柴油自燃规律及缸内流场的影响 | 第39-85页 |
4.1 不同形状燃烧室的设计方案 | 第39-42页 |
4.2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引燃柴油自燃规律的影响 | 第42-57页 |
4.2.1 柴油着火前雾化蒸发状况 | 第42-45页 |
4.2.2 柴油着火特征及燃烧过程分析 | 第45-57页 |
4.3 柴油燃烧过程对天然气着火的影响 | 第57-59页 |
4.4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天然气燃烧过程及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59-69页 |
4.5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缸内流场的影响 | 第69-83页 |
4.5.1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缸内速度的影响 | 第69-76页 |
4.5.2 不同形状燃烧室对缸内湍动能的影响 | 第76-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85-8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5-87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