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写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1.1 多室油菜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1 多室油菜的种类及表型特征 | 第11页 |
1.1.2 多室油菜的结构特征 | 第11-12页 |
1.1.3 多室性状对油菜其它性状的影响 | 第12页 |
1.1.4 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 第12-14页 |
1.2 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多室性状的分子调控机理 | 第14-16页 |
1.3 其它植物中多室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7-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2.1.2 植物遗传转化载体 | 第17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8页 |
2.1.5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8页 |
2.2.1 材料种植 | 第18-19页 |
2.2.2 基因结构分析、蛋白质的比对和结构域预测 | 第19页 |
2.2.3 等位基因的比较测序 | 第19-20页 |
2.2.4 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 第20页 |
2.2.5 植物的遗传转化与阳性鉴定 | 第20-24页 |
2.2.6 显微观察 | 第24-25页 |
2.2.7 体外多肽的处理 | 第25-26页 |
2.2.8 白菜型油菜多室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26-27页 |
2.2.9 性状考察和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8-40页 |
3.1 白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表现 | 第28-31页 |
3.1.1 花器官数目和角果结构的变异 | 第28-29页 |
3.1.2 茎顶端分生组织大小的变异 | 第29-30页 |
3.1.3 不同发育时期心皮数目的变异 | 第30-31页 |
3.2 白菜型油菜BrCLV3 的基因结构分析和等位基因的变异 | 第31-32页 |
3.3 白菜型油菜多室候选基因的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 第32-35页 |
3.3.1 BrCLV3 超量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32-33页 |
3.3.2 BrCLV3 遗传互补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33-35页 |
3.4 白菜型油菜多室候选基因的体外多肽处理验证 | 第35-38页 |
3.4.1 多肽处理对主根生长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2 多肽处理对茎顶端分生组织大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性状表现 | 第38-40页 |
3.5.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第38-39页 |
3.5.2 近等基因系的性状分析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4页 |
4.1 BrCLV3 基因的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白菜型油菜多室角果产生 | 第40-41页 |
4.2 BrCLV3 基因参与调控白菜型油菜茎顶端分生组织大小、雌蕊心皮数目和多室角果的形成 | 第41-42页 |
4.3 BrCLV3 基因在油菜高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 第42页 |
4.4 如何提高白菜型油菜遗传转化的效率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附录1 植物遗传转化的相关试剂 | 第52-53页 |
附录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