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四、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缘考 | 第19-27页 |
第一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理念的局限 | 第19-21页 |
一、语文知识作为课程目标理念的局限 | 第19-20页 |
二、语文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理念的局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语文素养”导致“泛语文”“非语文”问题 | 第21-24页 |
一、“语文素养”内涵广泛 | 第21-23页 |
二、“泛语文”“非语文”问题重现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理解语文核心素养要厘清的两对关系 | 第24-27页 |
一、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收回来” | 第25页 |
二、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强化升级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系统 | 第27-44页 |
第一节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 第27-32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 | 第27-30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是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 | 第30-31页 |
三、品格和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形态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思路 | 第32-36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确定依据 | 第33-35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 | 第35-36页 |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表述方式 | 第36页 |
第三节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第36-40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甄别 | 第37-38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表述 | 第38-40页 |
第四节 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关系 | 第40-41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体” | 第40-41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两翼” | 第41页 |
第五节 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分析 | 第41-44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共同素养 | 第41-42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可以进行阶段划分 | 第42页 |
三、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必须细化 | 第42-44页 |
第三章 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导向 | 第44-52页 |
第一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 | 第44-46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要融入到课程标准 | 第44-45页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编排方式要适切 | 第45页 |
三、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科学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材编订 | 第46-48页 |
一、教材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 | 第46-47页 |
二、语文核心素养对编写模式的要求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 第48-49页 |
一、教师要更新语文教学观 | 第48-49页 |
二、学生要更新语文学习观 | 第49页 |
第四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 | 第49-52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是可测量的 | 第49-50页 |
二、多元化立体式的评价方式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