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

基于流固耦合的液压悬置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液压悬置的发展历程和分类第12-18页
        1.2.1 发展历程第12-15页
        1.2.2 液压悬置的分类第15-18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8-19页
第2章 液压悬置建模理论第19-31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有限单元法理论第19-20页
    2.3 液压悬置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0-21页
        2.3.1 液压悬置结构第20页
        2.3.2 工作原理第20-21页
    2.4 常用建模方法第21-22页
    2.5 理想动特性曲线第22页
    2.6 隔振性能的评价指标第22-24页
    2.7 橡胶材料概述第24-26页
    2.8 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第26-27页
    2.9 常用有限元软件第27-29页
        2.9.1 HyperMesh软件简介第27页
        2.9.2 ADINA软件简介第27-29页
    2.10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液压悬置仿真研究第31-45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液压悬置的主要结构第31-33页
    3.3 液压悬置固体有限元仿真模型第33-36页
        3.3.1 固体网格模型第33-34页
        3.3.2 固体有限元模型第34-36页
    3.4 液压悬置流体有限元仿真模型第36-38页
        3.4.1 流体网格模型第36-37页
        3.4.2 流体有限元模型第37-38页
    3.5 液压悬置静态特性第38-39页
    3.6 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第39-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液压悬置的动力学特性分析第45-69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液压悬置参数化研究第45-58页
        4.2.1 激励幅值影响第45-48页
        4.2.2 预加载荷影响第48-50页
        4.2.3 液体密度影响第50-52页
        4.2.4 液体粘度影响第52-54页
        4.2.5 惯性通道长度影响第54-56页
        4.2.6 惯性通道截面积影响第56-58页
        4.2.7 各参数对液压悬置动特性影响规律总结第58页
    4.3 惯性通道参数化分析第58-62页
    4.4 一款新型半主动液压悬置动特性分析第62-68页
        4.4.1 半主动液压悬置主要结构第62-64页
        4.4.2 新型半主动液压悬置仿真分析第64-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69-71页
    5.1 全文总结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作者简介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市大型体育赛事居民关注度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使用者行为模式的游泳馆外场空间利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