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概述 | 第14-15页 |
1.2 极地冰层取心钻探的意义 | 第15-21页 |
1.2.1 极地冰层的构造 | 第15-17页 |
1.2.2 极地冰层钻探的方法 | 第17-20页 |
1.2.3 极地钻探取心的意义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极地钻井液的发展现状和性能分析 | 第22-34页 |
2.1 南极冰钻钻井液的发展现状 | 第22-27页 |
2.1.1 双组份钻井液:煤油基钻井液 | 第22-24页 |
2.1.2 醇类化合物:乙二醇水溶液或乙醇溶液 | 第24-25页 |
2.1.3 乙酸正丁酯 | 第25-26页 |
2.1.4 ESTISOL~(TM)240 -COASOL~(TM) | 第26页 |
2.1.5 ESTISOL~(TM)140-ESTISOL~(TM) 165/ESTISOL~(TM) F2887 | 第26-27页 |
2.2 南极冰钻对钻井液的性能要求 | 第27-34页 |
2.2.1 密度 | 第28页 |
2.2.2 粘度 | 第28-29页 |
2.2.3 导电性 | 第29-30页 |
2.2.4 冷却散热能力 | 第30-32页 |
2.2.5 腐蚀性 | 第32-33页 |
2.2.6 毒性与污染性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潜在低温钻井液基本理论分析 | 第34-41页 |
3.1 二甲基硅油类 | 第34-37页 |
3.1.1 国产硅油和日本信越KF96硅油 | 第36-37页 |
3.2 低分子量饱和脂肪酸酯类 | 第37-41页 |
3.2.1 丁酸酯和丙酸丙酯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潜在低温钻井液理化特性研究 | 第41-79页 |
4.1 电导率测试 | 第41-46页 |
4.1.1 电导率测试原理 | 第41页 |
4.1.2 电导率仪使用方法 | 第41-42页 |
4.1.3 电导率测试试验 | 第42-46页 |
4.2 导热系数测试 | 第46-52页 |
4.2.1 导热系数估算方法 | 第46页 |
4.2.2 导热系数测量原理 | 第46-48页 |
4.2.3 导热测试仪使用方法 | 第48-51页 |
4.2.4 导热系数测试试验 | 第51-52页 |
4.3 腐蚀性测试 | 第52-59页 |
4.3.1 橡胶溶胀原理 | 第52-53页 |
4.3.2 四种密封圈材质 | 第53-58页 |
4.3.2.1 硅橡胶 | 第53-55页 |
4.3.2.2 氟橡胶 | 第55-57页 |
4.3.2.3 聚氨酯 | 第57-58页 |
4.3.2.4 聚四氟乙烯 | 第58页 |
4.3.3 钻井液对密封圈腐蚀测试试验 | 第58-59页 |
4.4 钻井液试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59-79页 |
4.4.1 电导率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4.4.2 导热系数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4.4.3 潜在钻井液的冷却散热能力分析与计算 | 第65-72页 |
4.4.4 腐蚀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72-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9-80页 |
5.1 结论 | 第79页 |
5.2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