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关系及干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1 学业自我效能感第13-15页
        1.1.1 学业自我效能感定义第13页
        1.1.2 学业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1.1.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第14页
        1.1.4 学业自我效能感干预策略相关研究第14-15页
    1.2 学习投入性第15-16页
        1.2.1 学习投入性定义第15页
        1.2.2 学习投入性测量第15-16页
        1.2.3 学习投入性相关研究第16页
    1.3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第16-17页
    1.4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1 理论意义第17页
        1.4.2 现实意义第17-18页
    1.5 研究的假设第18-19页
2 研究一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性的一般状况研究第19-29页
    2.1 研究目的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3.1 研究对象第19-20页
        2.3.2 研究工具第20页
        2.3.3 研究程序第20页
        2.3.4 统计方法第20页
    2.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2.4.1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人口学特征第20-22页
        2.4.2 中职生学习投入性人口学特征第22-25页
    2.5 讨论第25-29页
        2.5.1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结果分析第25-26页
        2.5.2 中职生学习投入的结果分析第26-29页
3 研究二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性的关系研究第29-33页
    3.1 研究目的第29页
    3.2 研究内容第29页
    3.3 研究方法第29页
        3.3.1 研究对象第29页
        3.3.2 研究工具第29页
        3.3.3 研究程序第29页
        3.3.4 统计方法第29页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3.4.1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性的相关研究第29-30页
        3.4.2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性的回归研究第30页
    3.5 讨论第30-31页
    3.6 研究结论第31-33页
4 研究三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第33-49页
    4.1 研究目的第33页
    4.2 研究内容第33页
    4.3 研究理论依据第33-34页
        4.3.1 团体动力学理论第33页
        4.3.2 社会学习理论第33页
        4.3.3 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第33-34页
        4.3.4 人际交互作用理论第34页
        4.3.5 积极心理学理论第34页
    4.4 研究方法第34-37页
        4.4.1 研究对象第34-35页
        4.4.2 研究工具第35-37页
        4.4.3 干预设计第37页
        4.4.4 数据统计分析第37页
    4.5 研究过程第37-45页
        4.5.1 准备过程第37页
        4.5.2 干预过程第37-44页
        4.5.3 评估第44-45页
    4.6 团体干预结果分析第45-47页
        4.6.1 学业自我效能感同质性检验第45页
        4.6.2 学习投入同质性检验第45页
        4.6.3 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性检验第45-46页
        4.6.4 学习投入显著性检验第46-47页
    4.7 讨论第47-48页
    4.8 研究结论第48-4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研究结论第49页
        5.1.1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结论第49页
        5.1.2 中职生学习投入性研究结论第49页
        5.1.3 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性关系研究结论第49页
        5.1.4 团体干预研究结论第49页
    5.2 本研究对教育的启示第49-50页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平原县县乡中小学更新研究
下一篇:聚酰亚胺石墨烯复合薄膜碳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