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概述 | 第10-16页 |
1.1.1 国外自锚式悬索桥发展 | 第11-12页 |
1.1.2 国内自锚式悬索桥发展 | 第12-15页 |
1.1.3 自锚式悬索桥的优缺点 | 第15-16页 |
1.2 顶推法施工概述 | 第16-18页 |
1.2.1 国外顶推发展 | 第16-17页 |
1.2.2 国内顶推发展 | 第17-18页 |
1.2.3 顶推法施工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3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找形研究概述 | 第18-19页 |
1.4 自锚式悬索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研究概述 | 第19-20页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 | 第21-33页 |
2.1 施工控制理论 | 第21-23页 |
2.2 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3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比较 | 第26-27页 |
2.4 BP神经网络原理及算法 | 第27-31页 |
2.4.1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27-28页 |
2.4.2 BP网络学习算法 | 第28-30页 |
2.4.3 BP网络参数设置 | 第30-31页 |
2.4.4 学习样本的预处理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桂花大桥钢箱梁顶推施工控制研究 | 第33-57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3.2 顶推施工主要流程 | 第34-37页 |
3.3 顶推施工仿真分析 | 第37-46页 |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2 计算工况 | 第38-39页 |
3.3.3 挠度分析 | 第39-42页 |
3.3.4 应力分析 | 第42-44页 |
3.3.5 反力分析 | 第44-46页 |
3.4 BP神经网络法施工控制应用 | 第46-51页 |
3.5 钢箱梁顶推线形控制 | 第51-56页 |
3.5.1 钢箱梁顶推原理 | 第51页 |
3.5.2 施工控制理论数据计算 | 第51-53页 |
3.5.3 顶推线形控制流程 | 第53页 |
3.5.4 线形控制成果 | 第53-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桂花大桥主缆架设施工控制研究 | 第57-84页 |
4.1 分段悬链线法计算 | 第57-66页 |
4.1.1 成桥恒载状态 | 第58-60页 |
4.1.2 空缆状态 | 第60-64页 |
4.1.3 分段悬链线计算结果 | 第64-66页 |
4.2 有限元法计算 | 第66-72页 |
4.2.1 主缆与吊索简介 | 第66-68页 |
4.2.2 邵阳市桂花大桥有限元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4.2.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69-72页 |
4.3 主缆的无应力长度控制 | 第72-74页 |
4.4 索鞍预偏量控制 | 第74-75页 |
4.5 基准索股架设控制 | 第75-77页 |
4.6 自锚式合理成桥状态确定 | 第77-83页 |
4.6.1 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特性 | 第77-78页 |
4.6.2 “分步迭代法”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的具体流程 | 第78-80页 |
4.6.3 桂花大桥设计成桥状态合理性评价 | 第80-82页 |
4.6.4 邵阳市桂花大桥空缆的倒退分析 | 第82-8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结论 | 第84-85页 |
5.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