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1.3.1 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1.3.2 收入不平等对小型农田水利影响研究 | 第15-16页 |
1.3.3 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影响分析 | 第16-17页 |
1.3.4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公共产品 | 第20页 |
2.1.2 农村公共产品 | 第20页 |
2.1.3 小型农田水利 | 第20-21页 |
2.1.4 公共需求 | 第21页 |
2.1.5 收入不平等 | 第21页 |
2.1.6 社会网络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 第21-22页 |
2.2.2 理性选择理论 | 第22页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第22-23页 |
2.3 收入不平等、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影响机制 | 第23-24页 |
2.3.1 收入不平等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影响机制 | 第23页 |
2.3.2 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影响机制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小型农田水利供需现状分析及收入不平等、社会网络测度 | 第24-35页 |
3.1 问卷情况 | 第24-29页 |
3.1.1 问卷设计 | 第24页 |
3.1.2 数据调查与收集处理 | 第24页 |
3.1.3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第24-29页 |
3.2 村级小型农田水利供给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3.2.1 样本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完善率分析 | 第29页 |
3.2.2 样本区域小型农田水利横向分析 | 第29-30页 |
3.2.3 样本区域小型农田水利纵向分析 | 第30页 |
3.3 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基本灌溉需求满足分析 | 第30页 |
3.3.2 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程度分析 | 第30-31页 |
3.3.3 需求意愿表达分析 | 第31页 |
3.3.4 水利管理者重视农户需求程度分析 | 第31页 |
3.3.5 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有效回应分析 | 第31-32页 |
3.4 收入不平等测度 | 第32-33页 |
3.5 社会网络测度 | 第33-34页 |
3.6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小型农田水利需求的理论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 第35-39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5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4.3 变量选取及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4.3.1 小型农田水利需求程度 | 第36-37页 |
4.3.2 收入不平等 | 第37页 |
4.3.3 社会网络 | 第37页 |
4.3.4 其他变量 | 第37-38页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收入不平等、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6页 |
5.1 收入不平等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0页 |
5.2 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42页 |
5.3 收入不平等及社会网络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交互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44页 |
5.4 控制变量对小型农田水利需求程度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5.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6.2.1 减缓收入不平等,稳定公共需求 | 第47页 |
6.2.2 维护社会网络,促进社区稳固和谐 | 第47-48页 |
6.2.3 强化需求意识,建立反馈通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