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长江中游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形成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语表第13-14页
1 前言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研究进展第15-20页
        1.2.1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生产力研究第16-17页
        1.2.2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养分管理与吸收利用研究第17-18页
        1.2.3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前季对后季的影响研究第18-19页
        1.2.4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第19-20页
    1.3 玉-稻模式晚稻配套技术研究第20-23页
        1.3.1 玉稻系统配套技术研究概况第20-21页
        1.3.2 不同栽培方式对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第21-23页
            1.3.2.1 抛秧第21页
            1.3.2.2 钵苗移栽第21-22页
            1.3.2.3 免耕直播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第23-25页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页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1.4.3 研究思路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2页
    2.1 试验材料第25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25页
    2.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第25-28页
        2.3.1 春玉米-晚稻模式第26-27页
        2.3.2 双季玉米模式第27页
        2.3.3 早稻-秋玉米模式第27页
        2.3.4 双季稻模式第27-28页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8-29页
        2.4.1 气象因子监测第28页
        2.4.2 分蘖动态及生育期记载第28页
        2.4.3 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测定第28页
        2.4.4 收前调查第28页
        2.4.5 测产及考种第28-29页
        2.4.6 养分测定第29页
    2.5 物质、能量生产与生态因素及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第29-31页
        2.5.1 干物质生产分析与产能第29-30页
        2.5.2 光能生产效率和年总辐射利用率第30页
        2.5.3 积温生产效率和年有效积温利用率第30页
        2.5.4 水分利用效率第30页
        2.5.5 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第30-31页
    2.6 经济效益计算第31页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1-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8页
    3.1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构成第32-34页
        3.1.1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比较第32-33页
        3.1.2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玉米产量构成第33页
        3.1.3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水稻产量构成第33-34页
    3.2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形成第34-40页
        3.2.1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生育期差异第34页
        3.2.2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第34-35页
        3.2.3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单季干物质积累第35-37页
        3.2.4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单季叶面积指数第37-38页
        3.2.5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和积累特性第38-40页
    3.3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第40-45页
        3.3.1 光能生产效率及利用率第40-41页
        3.3.2 积温生产效率及利用率第41页
        3.3.3 水分利用率第41-42页
        3.3.4 养分利用率第42页
        3.3.5 经济效益第42-45页
    3.4 玉-稻模式晚稻不同栽插方式产量形成及效益分析第45-48页
        3.4.1 玉-稻模式晚稻不同栽插方式产量及产量构成第45页
        3.4.2 玉-稻模式晚稻不同栽插方式分蘖动态第45-46页
        3.4.3 玉-稻模式晚稻不同栽插方式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指数第46-47页
        3.4.4 玉-稻模式晚稻不同栽插方式经济效益第47-48页
4 讨论第48-54页
    4.1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产量及产量形成比较分析第48-51页
        4.1.1 产量及产量构成分析第48-49页
        4.1.2 产量形成分析第49-51页
    4.2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第51-52页
    4.3 不同玉稻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第52-53页
    4.4 玉-稻模式晚稻不同栽插方式产量及效益分析第53-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BTY公司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变压器油中硫腐蚀对油纸绝缘特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