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 | 第16-30页 |
2.1 MODBUS协议 | 第16-18页 |
2.1.1 Modbus介绍 | 第16-18页 |
2.1.2 Modbus/TCP介绍 | 第18页 |
2.2 形式化工具及语言 | 第18-21页 |
2.2.1 AVISPA工具 | 第18-19页 |
2.2.2 HLPSL语言 | 第19-21页 |
2.3 可信计算 | 第21-26页 |
2.3.1 可信平台模块TPM | 第21-23页 |
2.3.2 TPM密钥管理 | 第23-24页 |
2.3.3 远程证明 | 第24-26页 |
2.4 网络隔离技术 | 第26-28页 |
2.4.1 物理隔离网闸 | 第26页 |
2.4.2 XEN及其关键机制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SCADA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30-36页 |
3.1 SCADA系统安全问题 | 第30-32页 |
3.1.1 企业网络层 | 第30页 |
3.1.2 过程控制层 | 第30-31页 |
3.1.3 现场总线层 | 第31-32页 |
3.2 威胁模型 | 第32-34页 |
3.3 安全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可信MODBUS/TCP协议 | 第36-62页 |
4.1 安全模型 | 第36-38页 |
4.2 协议的基本要素 | 第38-39页 |
4.2.1 设备状态信息 | 第38页 |
4.2.2 可信白名单 | 第38页 |
4.2.3 安全分级 | 第38-39页 |
4.3 协议格式 | 第39-40页 |
4.4 协议通信流程 | 第40-46页 |
4.4.1 可信更新协议 | 第40-42页 |
4.4.2 身份认证协议 | 第42-45页 |
4.4.3 Modbus/TCP通信协议 | 第45-46页 |
4.5 协议安全性 | 第46-59页 |
4.5.1 可信更新协议 | 第47-50页 |
4.5.2 身份认证协议 | 第50-55页 |
4.5.3 Modbus/TCP通信协议 | 第55-59页 |
4.6 协议性能分析 | 第5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5章 基于MODBUS/TCP深度检测的协议隔离方法 | 第62-84页 |
5.1 MODBUS/TCP协议深度检测 | 第62-67页 |
5.1.1 深度检测原因 | 第62-63页 |
5.1.2 深度检测方法 | 第63-64页 |
5.1.3 深度检测流程 | 第64-67页 |
5.2 协议隔离方法 | 第67-73页 |
5.2.1 设计思想与总体架构 | 第67-69页 |
5.2.2 流量牵引模块 | 第69-71页 |
5.2.3 协议清洗模块 | 第71-72页 |
5.2.4 数据摆渡模块 | 第72-73页 |
5.3 协议隔离实现 | 第73-77页 |
5.3.1 流量牵引模块 | 第73页 |
5.3.2 协议清洗模块 | 第73-74页 |
5.3.3 数据摆渡模块 | 第74-77页 |
5.4 协议隔离实验 | 第77-83页 |
5.4.1 实验环境与方案 | 第78-79页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9-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