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0-14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 研究方法第13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2. 问卷调查法第13页
        3. 实地访谈法第13页
    (四) 创新及不足第13-14页
        1. 创新之处第13页
        2. 不足第13-14页
一、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4-17页
    (一) 概念界定第14-15页
        1. 大学生村官第14-15页
        2. 大学生村官计划第15页
    (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大意义第15-17页
        1. 政治导向意义第15页
        2. 观念导向意义第15-16页
        3. 知识导向意义第16页
        4. 价值导向意义第16页
        5. 实践导向意义第16-17页
二、我国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第17-20页
    (一) 大学生村官产生的背景第17-18页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17-18页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第18页
        3. 国家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第18页
    (二)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第18-20页
三、张家口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第20-25页
    (一) 村官队伍的基本情况第20-21页
        1. 大学生村官数量第20页
        2. 大学生村官专业背景第20页
        3. 大学生村官地区分布第20-21页
        4. 大学生村官待遇第21页
    (二)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取得的成就第21-25页
        1. 鼓励并引导大学生村官当好“四员第21-22页
        2. 积极支持大学生村官参与全民创业第22-23页
        3. 广泛深入开展“两进两学”活动第23-24页
        4. 在大学生村官中树立优者提拔重用的导向第24-25页
四、张家口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一) 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意识不强第25页
    (二) 大学生村官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农村发展需要第25-26页
    (三) 大学生村官出路不畅第26-27页
        1. 留村任职村干部的大学生村官较少第26-27页
        2.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吸纳能力有限第27页
        3. 大学生村官创业难第27页
        4. 大学生村官再次择业和继续深造学习第27页
    (四) 各级干部对大学生村官不够重视第27-29页
        1. 村两委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缺乏关爱第27-28页
        2. 乡镇领导对大学生村官不重视第28页
        3. 县级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管理不系统第28-29页
五、张家口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9-33页
    (一) 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第29-30页
        1. 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不够重视第29页
        2.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依然突出第29-30页
    (二) 主观方面的原因第30-31页
        1. 大学生村官对村官岗位存在误区第30页
        2. 外界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存在误区第30-31页
    (三) 政策方面的原因第31-33页
        1. 大学生村官制度不完善第31-32页
        2. 大学生村官政策与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矛盾第32-33页
六、加强张家口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第33-40页
    (一) 建立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有效机制第33-34页
        1.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33页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33-34页
        3. 开展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第34页
    (二) 大学生村官应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成长成才第34-36页
        1. 坚定理想信念第34-35页
        2. 加强服务农村意识第35页
        3. 做好群众工作第35页
        4. 提高能力素质第35-36页
    (三) 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体制机制第36-37页
        1. 健全选聘机制第36页
        2. 健全管理机制第36页
        3. 健全培训机制第36-37页
        4. 健全流动机制第37页
    (四) 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领导第37-40页
        1. 要明确领导责任第37页
        2. 党政部门要搭建更富有吸引力和激励性的支持平台第37-38页
        3. 提高村干部对政策的认同第38页
        4. 要增加老百姓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信任第38-39页
        5. 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真情关怀和爱护第39页
        6. 防止大学生村官成为“特权群体”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L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QZ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