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 | 第11-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主要研究贡献 | 第12-14页 |
2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4-22页 |
2.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4-18页 |
2.1.1 宏观经济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 第14-15页 |
2.1.2 真实盈余管理有关研究 | 第15-17页 |
2.1.3 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 | 第17-18页 |
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8-21页 |
2.2.1 宏观经济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2 真实盈余管理有关研究 | 第19-20页 |
2.2.3 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 | 第20-21页 |
2.3 小结 | 第21-22页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2-32页 |
3.1 经济周期基础理论 | 第22-24页 |
3.1.1 经济周期的定义 | 第22页 |
3.1.2 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 | 第22-23页 |
3.1.3 经济周期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真实盈余管理基础理论 | 第24-27页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3.2.3 契约理论 | 第26-27页 |
3.3 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28-32页 |
3.4.1 宏观经济周期与真实盈余管理 | 第28-30页 |
3.4.2 宏观经济周期、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 | 第30-32页 |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32-56页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2-33页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3-39页 |
4.2.1 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33-38页 |
4.2.2 研究模型设计 | 第38-39页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9-44页 |
4.3.1 真实盈余管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9-43页 |
4.3.2 其余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4.4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44-47页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4.5.1 真实盈余管理估计模型的计量结果 | 第47页 |
4.5.2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检验 | 第47-48页 |
4.5.3 宏观经济周期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 | 第48-51页 |
4.5.4 宏观经济周期、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的回归结果 | 第51-52页 |
4.6 稳健性检验 | 第52-55页 |
4.7 实证小结 | 第55-56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6-57页 |
5.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5.3.1 研究局限性 | 第57-58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附录 | 第66页 |
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6页 |
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