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船舶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仿真 | 第10-11页 |
1.2.2 XPE系统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于XPE船舶动力电力实时仿真系统概述 | 第14-23页 |
2.1 实时仿真系统软件平台 | 第14-15页 |
2.2 船舶电力系统 | 第15-16页 |
2.3 船舶动力系统 | 第16-18页 |
2.3.1 船舶动力系统主机系统 | 第16-17页 |
2.3.2 船舶动力系统冷却系统 | 第17-18页 |
2.4 船舶动力电力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技术应用 | 第18-21页 |
2.4.1 MATLAB建模仿真技术的应用 | 第18-19页 |
2.4.2 C++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 | 第19-21页 |
2.5 基于XPE船舶动力电力实时仿真系统开发流程 | 第21-23页 |
第三章 船舶动力系统主机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23-37页 |
3.1 柴油机本体 | 第24-28页 |
3.1.1 空燃比计算 | 第24-26页 |
3.1.2 指示热效率 | 第26-27页 |
3.1.3 动力模型 | 第27-28页 |
3.2 压气机 | 第28-29页 |
3.3 涡轮机 | 第29页 |
3.4 转子 | 第29-30页 |
3.5 扫气箱 | 第30页 |
3.6 排气管 | 第30-31页 |
3.7 中冷器 | 第31页 |
3.8 船舶动力系统主机仿真图 | 第31-37页 |
第四章 船舶动力系统冷却水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37-54页 |
4.1 高温淡水回路热力学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4.1.1 对主机缸套进行冷却的热力学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4.1.2 造水机系统换热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4.1.3 高温淡水系统三通阀模型 | 第40页 |
4.2 低温淡水回路的热力学数学模型 | 第40-48页 |
4.2.1 主机缸套水冷却器的热力学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4.2.2 主机滑油冷却器的热力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4.2.3 主机空气冷却器的热力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4.2.4 低温淡水冷却器的热力学数学模型 | 第45-46页 |
4.2.5 低温淡水系统三通阀混流模型 | 第46-47页 |
4.2.6 低温淡水系统三通阀出口分流和低温淡水冷却器前混合模型 | 第47-48页 |
4.3 船舶动力冷却水系统仿真图 | 第48-54页 |
4.3.1 高温淡水仿真模块 | 第48-49页 |
4.3.2 低温淡水系统仿真模块 | 第49-52页 |
4.3.3 仿真曲线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船舶电力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54-63页 |
5.1 柴油机及其调控系统 | 第55-58页 |
5.1.1 柴油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55-56页 |
5.1.2 柴油机及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56-58页 |
5.2 励磁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5.3 船舶电力系统单机仿真以及两机并车 | 第59-63页 |
5.3.1 船舶柴油发电机组单机仿真及仿真结果 | 第59-61页 |
5.3.2 船舶电力系统并车仿真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基于RTW的船舶动力电力系统实时化 | 第63-73页 |
6.1 RTW概念 | 第63页 |
6.2 RTW的代码生成和程序工程创建 | 第63-65页 |
6.3 仿真代码分解 | 第65-66页 |
6.4 代码实时化 | 第66-71页 |
6.4.1 实时工具的筛选 | 第66-68页 |
6.4.2 定时程序结构的设计与选择 | 第68-70页 |
6.4.3 仿真代码与精确计时代码融合 | 第70-71页 |
6.5 实时仿真代码运行时间测试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