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利益驱动下住区日照标准的城市空间影响与评价--以大连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和缘起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缘起第12-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论文研究框架第17-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阐述第19-28页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综述第19-22页
        2.1.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19-20页
        2.1.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20-22页
    2.2 城市空间领域相关研究综述第22-25页
        2.2.1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22-23页
        2.2.2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综述第23-25页
    2.3 相关概念阐述第25-26页
        2.3.1 日照标准第25-26页
        2.3.2 城市空间第26页
        2.3.3 城市设计第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3 国内外城市空间对比分析及相关编制研究第28-54页
    3.1 国外类似日照标准对城市空间影响第28-35页
        3.1.1 美国相关标准及影响第28-31页
        3.1.2 日本相关标准及影响第31-34页
        3.1.3 其他国家相关标准及比较分析第34-35页
    3.2 国内相关城市日照标准规定对城市空间影响第35-44页
        3.2.1 我国日照标准发展历程第35-37页
        3.2.2 沈阳日照标准及影响第37-40页
        3.2.3 天津日照标准及影响第40-42页
        3.2.4 青岛日照标准及影响第42-44页
    3.3 日照标准编制研究第44-51页
        3.3.1 日照标准控制方式第44-45页
        3.3.2 日照标准基本特征第45-46页
        3.3.3 日照标准编制内容第46-51页
    3.4 城市空间要素分析方法研究第51-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大连市住区日照标准衍生的城市空间第54-92页
    4.1 日照标准衍生的建筑高度变化第55-69页
        4.1.1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开发项目的规划背景与项目愿景第55-56页
        4.1.2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开发项目的基本概况第56-57页
        4.1.3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开发项目的多方案比较分析第57-66页
        4.1.4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开发项目的方案成果第66-69页
        4.1.5 项目小结第69页
    4.2 日照标准衍生的建筑间距策略第69-77页
        4.2.1 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某地产项目的规划背景与项目愿景第69-70页
        4.2.2 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某地产项目的基本概况第70-71页
        4.2.3 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某地产项目的多方案比较分析第71-74页
        4.2.4 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某地产项目的方案成果第74-76页
        4.2.5 项目小结第76-77页
    4.3 日照标准衍生的建筑布局调整第77-89页
        4.3.1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地产项目的规划背景与项目愿景第77页
        4.3.2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地产项目的基本概况第77-78页
        4.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地产项目的多方案比较分析第78-86页
        4.3.4 大连市沙河口区某地产项目的方案成果第86-89页
        4.3.5 项目小结第89页
    4.4 本章小结:日照标准相关的城市空间问题第89-92页
5 城市空间问题的分析评价与改进措施第92-103页
    5.1 城市空间问题的分析评价第92-96页
        5.1.1 利益平衡缺失第92-93页
        5.1.2 政府角色模糊第93-94页
        5.1.3 笼统的相邻权第94页
        5.1.4 似有若无的公众参与第94-95页
        5.1.5 服务单一的信息平台第95-96页
    5.2 城市空间问题的改进措施第96-103页
        5.2.1 协调利益关系第96-97页
        5.2.2 加强政府的公共职能建设第97-98页
        5.2.3 清晰的相邻权与相邻关系第98-99页
        5.2.4 建立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体系第99-101页
        5.2.5 大数据时代的平台建设第101-10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3-106页
    6.1 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6.2 创新点第104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104-106页
        6.3.1 不足与反思第104-105页
        6.3.2 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图表索引第109-11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牦牛驯化的基因组学证据
下一篇:中外口语教师话语中态度资源的对比分析--以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为例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