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航空港(站)、机场论文--航空港(站)建筑物论文

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和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3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问题的提出第13-18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5页
        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5-18页
    1.2 高填方地基处理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1 强夯法第18-21页
        1.2.2 碾压法第21页
        1.2.3 其他方法第21-22页
    1.3 填料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第22-27页
        1.3.1 填料选择与配比研究第22-23页
        1.3.2 填料变形特性第23-25页
        1.3.3 填料强度特性第25-26页
        1.3.4 填料持水特性第26-27页
    1.4 高填方地基变形研究第27-31页
        1.4.1 压实土本构关系第27-29页
        1.4.2 高填方变形计算第29-31页
    1.5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第31-33页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33-36页
        1.6.1 研究目标第33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1.6.3 主要创新点第35-36页
第2章 高填方地基处理第36-64页
    2.1 机场概况与场区环境地质条件第36-40页
        2.1.1 机场概况第36-37页
        2.1.2 地层岩性第37-39页
        2.1.3 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第39-40页
    2.2 原地基土体处理第40-49页
        2.2.1 直接强夯试验第40-45页
        2.2.2 换填强夯试验第45-46页
        2.2.3 强夯加固范围计算第46-49页
    2.3 填筑土体压实第49-60页
        2.3.1 填料的级配特性第49-52页
        2.3.2 填料击实试验第52-54页
        2.3.3 现场压实试验第54-58页
        2.3.4 压实度连续检测与监控系统第58-60页
    2.4 挖填交界面处理第60-61页
    2.5 试验段填筑加载过程第61-62页
    2.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3章 填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第64-109页
    3.1 现场直接剪切试验研究第64-68页
        3.1.1 试验方案第64-65页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5-68页
    3.2 室内直接剪切试验研究第68-75页
        3.2.1 试验方案第68-69页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3.2.3 填筑体强度计算第73-75页
    3.3 高压压缩试验研究第75-83页
        3.3.1 试验方案第75-76页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6-80页
        3.3.3 填筑体变形计算第80-83页
    3.4 各向等压加载三轴试验研究第83-89页
        3.4.1 试验概况第83-86页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6-89页
    3.5 三轴收缩试验研究第89-95页
        3.5.1 试验方案第89页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9-92页
        3.5.3 土水特征曲线研究第92-95页
    3.6 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第95-107页
        3.6.1 试验方案第95页
        3.6.2 强度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5-100页
        3.6.3 变形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00-105页
        3.6.4 剪切过程中水量变化分析第105-107页
    3.7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4章 高填方时空综合监测与分析第109-154页
    4.1 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案第110-118页
        4.1.1 监测目的第110页
        4.1.2 监测内容与方法第110-111页
        4.1.3 无线远程综合监测方案第111-117页
        4.1.4 常规工后变形监测方案第117-118页
    4.2 无线远程综合监测结果分析第118-138页
        4.2.1 高填方地基沉降时空监测第118-132页
        4.2.2 高填方边坡深部变形时空监测第132-134页
        4.2.3 填筑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监测第134-136页
        4.2.4 填筑体内部土压力监测第136-138页
    4.3 常规工后变形监测结果分析第138-146页
        4.3.1 道肩沉降监测结果分析第138-141页
        4.3.2 跑道中线沉降监测结果分析第141-142页
        4.3.3 航站区地基沉降监测结果分析第142-145页
        4.3.4 土面区地基沉降监测结果分析第145-146页
    4.4 工后沉降及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第146-148页
        4.4.1 现有民航规范和其他规范要求第147-148页
        4.4.2 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建议第148页
    4.5 基于实测数据的工后沉降预测第148-153页
        4.5.1 工后沉降预测分析第149-151页
        4.5.2 差异沉降分析第151-153页
    4.6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第5章 高填方地基变形计算第154-181页
    5.1 增量非线性本构模型修正第154-160页
        5.1.1 增量非线性模型第154-155页
        5.1.2 增量非线性模型修正第155-157页
        5.1.3 模型主要参数修正与确定第157-160页
    5.2 非饱和土弹塑性模型修正第160-167页
        5.2.1 Barcelona模型第160-161页
        5.2.2 非饱和土弹塑性模型修正第161-163页
        5.2.3 修正Barcelona模型参数的确定第163-165页
        5.2.4 压实土弹塑性变形计算第165-167页
    5.3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分层沉降总和法第167-173页
        5.3.1 问题的提出第167-168页
        5.3.2 修正分层沉降总和法第168-170页
        5.3.3 算法编程与结果验证第170-173页
    5.4 高填方地基有限元分析第173-180页
        5.4.1 计算模型及参数第173-174页
        5.4.2 实际施工工况分析第174-180页
    5.5 本章小结第180-181页
第6章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81-212页
    6.1 滑移过程时空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第181-193页
        6.1.1 问题的提出第181-182页
        6.1.2 裂缝发展过程第182-183页
        6.1.3 边坡滑移过程时空监测第183-190页
        6.1.4 滑移坡体强度参数反演与稳定性分析第190-193页
    6.2 预警判据与破坏机理研究第193-198页
        6.2.1 问题的提出第193-194页
        6.2.2 不同变形阶段时空演化特征与预警判据第194-195页
        6.2.3 不同变形阶段破坏机理第195-197页
        6.2.4 张拉裂缝深度确定第197-198页
    6.3 基于变模量双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第198-202页
        6.3.1 问题的提出第198页
        6.3.2 变模量双强度折减法的建立第198-200页
        6.3.3 变模量双强度折减法的验证第200-202页
    6.4 柔性加固失稳挡土墙的动静力稳定性分析第202-210页
        6.4.1 问题的提出第202-203页
        6.4.2 静力稳定性分析第203-205页
        6.4.3 加固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第205-209页
        6.4.4 地震动力稳定性分析第209-210页
    6.5 本章小结第210-212页
结论与展望第212-216页
参考文献第216-234页
致谢第234-23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36-239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专著、专利等科研成果第239-241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241页

论文共2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限制性股票的市场效应与财务效应:基于2006-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中高端耐用品会展精准营销应用研究--基于夏普液晶浙江市场渠道创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