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2-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第一章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 | 第23-36页 |
第一节 美国对外援助概述 | 第23-27页 |
第二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建立和发展 | 第27-29页 |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内部框架 | 第29-33页 |
第四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菲律宾的历史溯源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后9.11时代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的援助 | 第36-70页 |
第一节 后9.11时代的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转变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后9.11时代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援助 | 第39-49页 |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棉兰老岛的援助活动 | 第49-63页 |
第四节 奥巴马时代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律宾援助的新变化 | 第63-70页 |
第三章 从社会交换理论看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律宾援助 | 第70-84页 |
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框架模型 | 第70-72页 |
第二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背后的指导思想 | 第72-76页 |
第三节 援助国与受援国权力关系分析 | 第76-78页 |
第四节 菲律宾在美国全球反恐战略中的特殊地位 | 第78-82页 |
第五节 菲律宾的补偿行为 | 第82-84页 |
第四章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律宾的援助评估 | 第84-98页 |
第一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援助政策总结 | 第84-86页 |
第二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菲援助成果概述 | 第86-91页 |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菲律宾援助的特点 | 第91-95页 |
第四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菲援助的问题和机遇 | 第95-98页 |
结论 | 第98-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4页 |
中文文献 | 第103-106页 |
英文文献 | 第106-110页 |
数据库和网站 | 第110-114页 |
后记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