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居民出行特征的城乡公交需求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外城乡公交发展情况 | 第11页 |
1.3.2 国外城乡公交研究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城乡公交发展情况 | 第13页 |
1.3.4 国内城乡公交研究 | 第13-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交通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交通行为定义 | 第20页 |
2.2 交通行为分析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2.2.1 风险模型理论 | 第20页 |
2.2.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20-21页 |
2.2.3 非集计模型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博弈理论 | 第22页 |
2.2.5 结构方程理论 | 第22-24页 |
2.3 出行特征分析内容 | 第24-25页 |
2.3.1 出行特征分析指标 | 第24-25页 |
2.3.2 出行特征影响因素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第3章 城乡公交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3.1 城乡公交发展概述 | 第28-31页 |
3.1.1 城乡公交的概念与内涵 | 第28页 |
3.1.2 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农村客运的比较 | 第28-31页 |
3.1.3 城乡公交自身的特点 | 第31页 |
3.2 现阶段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1-33页 |
3.2.1 管理体制难以协调 | 第32页 |
3.2.2 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客运网络衔接不畅 | 第32页 |
3.2.3 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资金支持和保障 | 第32-33页 |
3.2.4 城乡公交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第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城乡公交出行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34-48页 |
4.1 调查概述 | 第34-39页 |
4.1.1 调查内容 | 第34-35页 |
4.1.2 调查方法 | 第35-36页 |
4.1.3 调查的样本量及有效性说明 | 第36-39页 |
4.2 城乡公交调查基本分析 | 第39-47页 |
4.2.1 城乡公交使用者属性 | 第39-42页 |
4.2.2 城乡公交出行特征 | 第42-44页 |
4.2.3 城乡公交服务水平 | 第44-45页 |
4.2.4 城乡公交意向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模型的城乡出行特征分析 | 第48-64页 |
5.1 城乡出行特征概述 | 第48-50页 |
5.1.1 城乡出行起讫点分布 | 第48-49页 |
5.1.2 城乡出行活动总体特征 | 第49-50页 |
5.2 活动区域分析 | 第50-59页 |
5.2.1 地理区位和人.情况 | 第50-52页 |
5.2.2 经济地理位置定量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5.2.3 城乡经济地理位置定量分析 | 第53-59页 |
5.3 市区与农村居民出行对比 | 第59-63页 |
5.3.1 出行方式对比 | 第59-60页 |
5.3.2 出行目的对比 | 第60-61页 |
5.3.3 出行距离对比 | 第61-62页 |
5.3.4 出行时耗对比 | 第62-63页 |
5.3.5 出行时间分布对比 | 第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基于结构方程的城乡公交需求解析 | 第64-78页 |
6.1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 | 第64-69页 |
6.1.1 结构方程模型形式 | 第64-65页 |
6.1.2 结构方程分析流程 | 第65-69页 |
6.2 结构方程模型在城乡公交需求分析中的应用 | 第69-75页 |
6.2.1 城乡公交需求模型变量选取 | 第69-70页 |
6.2.2 城乡公交需求模型结构假定 | 第70页 |
6.2.3 城乡公交需求模型参数估计 | 第70-72页 |
6.2.4 城乡公交需求模型修正与评价 | 第72-73页 |
6.2.5 城乡公交需求模型诠释 | 第73-75页 |
6.3 城乡公交需求解析 | 第75-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