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顾客需求驱动的面向功能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方法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1章 绪论第6-12页
    1.1 研究背景第6-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4 创新点第10-11页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1-12页
第2章 产品服务系统及产品设计方法概述第12-20页
    2.1 产品服务系统概述第12-13页
        2.1.1 产品服务系统定义第12页
        2.1.2 产品服务系统分类第12-13页
    2.2 感性工学概述第13-16页
        2.2.1 感性的感念第13-14页
        2.2.2 感性工学的概念第14页
        2.2.3 感性工学的发展第14-15页
        2.2.4 语意差分法第15-16页
    2.3 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第16页
    2.4 质量功能展开概述第16-20页
        2.4.1 质量功能展开的概念第16-17页
        2.4.2 质量功能展开的发展第17页
        2.4.3 质量屋技术第17-18页
        2.4.4 质量功能展开的三种模型第18-20页
第3章 基于感性工学的顾客需求收集与分析第20-28页
    3.1 收集顾客感性词汇和产品样本第20-22页
    3.2 感性的测量——调查问卷方式第22-23页
    3.3 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第23-25页
        3.3.1 感性评价的定性分析第23页
        3.3.2 聚类分析——筛选样本第23-24页
        3.3.3 因子分析法——筛选意象词汇第24-25页
    3.4 提取PSS类目元素并分析第25-28页
第4章 基于扩展感性工学方法分析结果的PSS质量屋构建第28-33页
    4.1 感性工学与质量屋的对比分析第28页
    4.2 PSS的配置模型第28-29页
    4.3 构建PSS质量屋第29-32页
    4.4 PSS方案的生成方法第32-33页
第5章 应用案例——共享单车的PSS配置第33-48页
    5.1 共享单车市场调查第33-34页
    5.2 调查信息筛选第34-36页
        5.2.1 收集并初步筛选感性词汇第34-35页
        5.2.2 收集并初步筛选产品样本第35页
        5.2.3 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回收第35-36页
    5.3 数据整理第36-45页
        5.3.1 均值计算与分析第36-37页
        5.3.2 聚类分析第37-38页
        5.3.3 因子分析第38-40页
        5.3.4 共享单车的类目元素分析第40-45页
    5.4 构建质量屋第45-4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6.1 研究的结论第48-49页
    6.2 研究的不足第49页
    6.3 研究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附录第54-58页
    附录1 关于共享单车词汇的问卷调查第54-55页
    附录2 共享单车样本第55-56页
    附录3 关于共享单车的语意评价问卷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利(中国)家居护理用品产品形象调查研究
下一篇:基于UCD的园区服务平台视觉产品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