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多联机系统控制策略及可靠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变频多联机系统的特点 | 第10页 |
1.1.2 直流变频多联机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变频多联机系统可靠性研究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2.1 变频多联机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方向 | 第14页 |
2.2 变频多联机系统主要部件计算模型 | 第14-18页 |
2.2.1 直流变频压缩机模型 | 第14-16页 |
2.2.2 冷凝器模型 | 第16-17页 |
2.2.3 蒸发器模型 | 第17页 |
2.2.4 电子膨胀阀模型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变频多联机系统设计及主要部件选型 | 第19-31页 |
3.1 变频多联机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19-20页 |
3.2 直流变频多联机主要部件设计与选型 | 第20-30页 |
3.2.1 压缩机的设计与选型 | 第21-24页 |
3.2.2 换热器设计与选型 | 第24-26页 |
3.2.3 电子膨胀阀设计与选型 | 第26-27页 |
3.2.4 油分离器设计与选型 | 第27页 |
3.2.5 气液分离器模型与计算 | 第27-28页 |
3.2.6 四通阀设计与选型 | 第28-29页 |
3.2.7 管径设计 | 第29-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直流变频多联机试验装置及控制策略 | 第31-47页 |
4.1 焓差实验台测试原理与要求 | 第31-34页 |
4.1.1 实验室基本要求 | 第31页 |
4.1.2 温度测试装置 | 第31-32页 |
4.1.3 静压测试装置 | 第32-33页 |
4.1.4 空气流量测试装置 | 第33-34页 |
4.2 数据采集与传输 | 第34-37页 |
4.2.1 TIMS测试用软件 | 第34-35页 |
4.2.2 合肥通用所测试软件 | 第35页 |
4.2.3 应力应变测试 | 第35-37页 |
4.3 测试内外机安装 | 第37-38页 |
4.4 控制策略 | 第38-46页 |
4.4.1 启动控制 | 第38页 |
4.4.2 内外机控制 | 第38-40页 |
4.4.3 除霜控制 | 第40页 |
4.4.4 回油控制 | 第40-42页 |
4.4.5 轮换控制 | 第42页 |
4.4.6 相关保护控制 | 第42-43页 |
4.4.7 变频压缩机控制 | 第43-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变频多联机可靠性实验 | 第47-75页 |
5.1 变频多联机可靠性验证方案 | 第47页 |
5.2 直流变频多联机系统可靠性实验研究 | 第47-59页 |
5.2.1 超高温制冷启动及运行 | 第48-49页 |
5.2.2 低温制冷实验 | 第49-50页 |
5.2.3 除霜实验 | 第50-51页 |
5.2.4 非正常实验 | 第51-53页 |
5.2.5 长联管性能衰减实验确认 | 第53页 |
5.2.6 模块组合时可靠性确认 | 第53-59页 |
5.3 直流变频多联机结构可靠性实验研究 | 第59-74页 |
5.3.1 直流变频多联机应力应变特性研究 | 第59-62页 |
5.3.2 运输实验 | 第62-64页 |
5.3.3 直流变频多联机噪声特性研究 | 第64-66页 |
5.3.4 电控可靠性测试项目 | 第66-67页 |
5.3.5 电控发热实验 | 第67-68页 |
5.3.6 高温制冷重载运行 | 第68-69页 |
5.3.7 压缩机冻机后启动 | 第69-70页 |
5.3.8 高温情况下频繁启停实验 | 第70-71页 |
5.3.9 电控关键零部件温升实验 | 第71页 |
5.3.10 电源谐波与纹波测试 | 第71-73页 |
5.3.11 高转速下掉电实验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5-76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