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低能特征峰测定U、Th、K含量的方法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LaBr_3(Ce)γ能谱测量的主要难题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γ能谱测量的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2.1 天然放射性系 | 第15-19页 |
2.1.1 钾(K) | 第15-16页 |
2.1.2 铀(U) | 第16-17页 |
2.1.3 钍(Th) | 第17-18页 |
2.1.5 γ能谱与γ仪器谱 | 第18-19页 |
2.2 低能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 第19-22页 |
2.2.1 光电效应 | 第19-20页 |
2.2.2 康普顿散射 | 第20-22页 |
2.2.3 电子对效应 | 第22页 |
2.3 γ能谱仪的工作原理 | 第22-26页 |
2.3.1 闪烁探测器的测量原理 | 第23-24页 |
2.3.2 γ能谱系统 | 第24-26页 |
第3章 低能特征峰选择及谱数据光滑 | 第26-42页 |
3.1 低能谱段特征能量选择 | 第26-32页 |
3.1.1 特征峰能量选择原则 | 第26页 |
3.1.2 特征峰能量选择最优化 | 第26-29页 |
3.1.3 特征峰净峰面积的确定 | 第29-32页 |
3.2 谱数据光滑 | 第32-42页 |
3.2.1 重心法 | 第32-33页 |
3.2.2 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法 | 第33-35页 |
3.2.3 平滑效果分析 | 第35-42页 |
第4章 低能谱段Y能谱的本底扣除 | 第42-56页 |
4.1 溴化镧晶体的自生放射性本底 | 第42-43页 |
4.2 常用本底扣除方法 | 第43-46页 |
4.2.1 统计敏感的非线性迭代剥峰算法 | 第44-45页 |
4.2.2 傅里叶本底扣除法 | 第45-46页 |
4.3 本底扣除效果评价 | 第46-56页 |
4.3.1 SNIP法本底扣除效果分析 | 第46-49页 |
4.3.2 傅里叶本底扣除效果分析 | 第49-53页 |
4.3.3 SNIP+傅里叶本底扣除法效果 | 第53-56页 |
第5章 伽玛能谱解谱分析及结果讨论 | 第56-65页 |
5.1 K峰解谱 | 第56-58页 |
5.2 逆矩阵法求解核素含量 | 第58页 |
5.3 U、Th、K含量标定结果 | 第58-65页 |
5.3.1 传统逆矩阵法 | 第59-61页 |
5.3.2 混合计算法 | 第61-64页 |
5.3.3 效果评价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