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 第15-21页 |
2.1 对社区银行的界定 | 第15页 |
2.2 我国社区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6页 |
2.2.1 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 第15页 |
2.2.2 有利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 第15页 |
2.2.3 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 第15-16页 |
2.2.4 有利于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 第16页 |
2.2.5 有利于促进转型提高效率 | 第16页 |
2.3 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2.3.1 我国社区银行的快速发展 | 第16-17页 |
2.3.2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17-18页 |
2.3.3 社区银行的触网体验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1-28页 |
3.1 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 | 第21页 |
3.2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1-28页 |
3.2.1 优势因素(Strength) | 第22页 |
3.2.2 劣势因素(Weaknesses) | 第22-23页 |
3.2.3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 第23-25页 |
3.2.4 威胁因素(Threats) | 第25-26页 |
3.2.5 综合分析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互联网视角下国内外社区银行经验与借鉴 | 第28-38页 |
4.1 互联网视角下民生社区银行发展经验 | 第28-32页 |
4.1.1 民生银行社区金融战略概况 | 第28-29页 |
4.1.2 民生银行发展社区银行的优势与不足 | 第29页 |
4.1.3 民生银行社区银行的“互联网+”探索 | 第29-32页 |
4.2 互联网视角下富国社区银行发展经验 | 第32-38页 |
4.2.1 富国银行概况 | 第32-33页 |
4.2.2 富国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4.2.3 富国社区银行的特点 | 第34-35页 |
(一) 资产规模小,市场定位突出差异化 | 第34页 |
(二) 经营风险小,经营机制灵活 | 第34页 |
(三) 服务针对性强,产品种类多样化 | 第34-35页 |
4.2.4 互联网视角下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经验 | 第35-38页 |
第五章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战略研究 | 第38-46页 |
5.1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战略定位 | 第38页 |
5.2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战略选择 | 第38-40页 |
5.2.1 从“传统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 | 第39页 |
5.2.2 从“渠道策略”向“平台战略”转变 | 第39页 |
5.2.3 从“产品导向(B2C)”向“客户导向(C2B)”转变 | 第39-40页 |
5.2.4 从“安全第一”向“体验至上”转变 | 第40页 |
5.2.5 从“传统银行”向“数据银行”转变 | 第40页 |
5.3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对策建议 | 第40-43页 |
5.3.1 提高定位的精准性 | 第40-41页 |
5.3.2 推进信息化建设 | 第41页 |
5.3.3 打造体验式营销模式 | 第41-42页 |
5.3.4 建设智能化网点 | 第42页 |
5.3.5 提供多元化的便民服务 | 第42-43页 |
5.4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43-46页 |
5.4.1 争取政策扶持 | 第43页 |
5.4.2 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 | 第43-44页 |
5.4.3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 第44页 |
5.4.4 提供技术平台支撑 | 第44页 |
5.4.5 大力发展互联网征信 | 第44-45页 |
5.4.6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