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 关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关于社会热点事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价值 | 第16-21页 |
(一) 活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生活化 | 第16-17页 |
(二)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 | 第17页 |
(三) 联结理论与实际,提升教学亲和力 | 第17-18页 |
(四) 培养理性思维,提高学生鉴别力 | 第18-19页 |
(五) 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 | 第19-21页 |
二、影响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实现的因素分析 | 第21-28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行政领导者的认识误区和行动误区 | 第21-23页 |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21-22页 |
2. 教学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和综合素质 | 第23-24页 |
1. 教师职业倦怠 | 第23页 |
2. 知识结构不合理 | 第23-24页 |
3. 能力恐慌 | 第24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 第24-25页 |
1. 教育对象的个体间差异 | 第24-25页 |
2. 教育对象的个体内差异 | 第25页 |
(四) 社会热点事件的突发性、迅速性和复杂性 | 第25-26页 |
1. 社会热点事件的突发性和传播迅速性对最佳教学时机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社会热点事件的复杂性增加了教学难度 | 第26页 |
(五) 大众传媒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失真传播 | 第26-28页 |
三、社会热点事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价值实现的路径 | 第28-37页 |
(一) 高校应当提高认识、科学管理 | 第28-31页 |
1. 提高对社会热点事件教学的认识 | 第28-29页 |
2. 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教学的科学管理 | 第29-31页 |
(二)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 第31-32页 |
1. 树立现代教学观 | 第31页 |
2.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 第31-32页 |
3. 提高综合素质 | 第32页 |
(三) 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差异教学” | 第32-33页 |
1. 实施“小班化”教学 | 第32-33页 |
2. 实施“差异教学” | 第33页 |
(四) 增强社会热点事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33-36页 |
1. 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 | 第33-34页 |
2. 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 | 第34-35页 |
3. 教学评价的正面教育与价值引导 | 第35-36页 |
(五) 加强政府角色履行和媒体自律 | 第36-37页 |
1. 政府做好议程设置者和信息审查者 | 第36页 |
2. 加强媒体自律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