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考虑轨道约束影响的高速铁路桥梁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内外理论分析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第19-33页
    2.1 原型结构概况第19-21页
    2.2 试验模型选取第21-22页
    2.3 试验模型设计第22-30页
        2.3.1 试验模型类型和材料第22页
        2.3.2 相似理论概述第22-23页
        2.3.3 试验模型相似关系设计第23-26页
        2.3.4 试验模型结构设计第26-29页
        2.3.5 试验方案设计第29-30页
    2.4 试验模型制作第30-32页
        2.4.1 桥墩的制作第30-32页
        2.4.2 上部结构的制作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模型振动台试验与结果分析第33-58页
    3.1 振动台试验概述第33页
    3.2 模型试验方案第33-34页
    3.3 试验装置选择和测点布置第34-37页
        3.3.1 振动台性能参数第34-35页
        3.3.2 试验测试仪器第35-36页
        3.3.3 试验测点布置第36-37页
    3.4 试验加载制度第37-40页
        3.4.1 选取地震波第37-39页
        3.4.2 试验加载工况第39-40页
    3.5 试验过程描述第40-41页
    3.6 试验结果第41-44页
        3.6.1 试验结果描述第41-42页
        3.6.2 试验模型的动力特性第42-43页
        3.6.3 试验结果汇总第43-44页
    3.7 试验模型的加速度反应第44-47页
        3.7.1 台面加速度时程反应第44-45页
        3.7.2 模型Ⅰ固定墩墩顶加速度反应第45-47页
    3.8 试验模型的位移反应第47-54页
        3.8.1 固定墩墩顶相对位移时程反应第47-48页
        3.8.2 固定墩墩顶绝对位移时程反应第48-49页
        3.8.3 梁体绝对位移时程反应第49-50页
        3.8.4 位移峰值反应第50-54页
    3.9 试验模型的应力反应第54-57页
        3.9.1 固定墩墩底钢筋应力时程反应第54-55页
        3.9.2 应力峰值反应第55-57页
    3.10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试验模型数值模拟分析第58-68页
    4.1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第58-59页
    4.2 动力时程分析模型的建立第59-63页
        4.2.1 模型Ⅰ数值计算模型第59-60页
        4.2.2 模型Ⅱ数值计算模型第60-61页
        4.2.3 模型Ⅰ简化的单墩数值计算模型第61-62页
        4.2.4 模型Ⅱ简化的修正单墩数值计算模型第62-63页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63-67页
        4.3.1 加速度反应对比第63-65页
        4.3.2 位移反应对比第65-66页
        4.3.3 墩底弯矩对比第66-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68页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A 试验模型选取第74-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跨连续梁桥分散抗震设计研究
下一篇:以余弦函数为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的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